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女性常见的几种妇科疾病 如何预防
2023-06-27 16:20:19
作者:胡先丽
作者单位:邛崃市固驿街道卫生院/妇产科

妇科病是女性专有疾病,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极为脆弱,一旦受到细菌污染、饮食不正常或者卫生习惯不健康就很容易患上妇科病。妇科病种类繁多,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因此为预防和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妇科疾病,让大家了解如何通过预防避免该疾病的发生。

一、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哪些

(1)阴道炎:是指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的一种常见病,通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异味、阴道瘙痒或灼热感,此疾病存在反复发作现象,若不及时诊治,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和生育。

(2)宫颈炎:是指子宫颈出现炎症,包括子宫颈阴道部(即子宫下端通向阴道的部分)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通常表现为下腹痛、白带增多、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

(3)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宫颈细胞发生变化,使宫颈口外观呈细粒状红色区,通常表现为白带增多、腰疼、接触性出血等症状。

(4)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发生的炎症,并常累及邻近组织,通常表现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盆腔积液,急性期可有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出血等多种症状,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时极易引起不孕。

(5)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通常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生长和聚集形成。大部分为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紊乱、腹部包块、不孕等。

二、常见妇科疾病治疗方式有哪些

(1)药物治疗是妇科疾病的常见手段之一,包括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和注射药物等方式。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症状和恢复身体健康,针对炎症、感染和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是使用各种物理手段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对于一些妇科疾病,例如痛经、月经不调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介入治疗是使用各种设备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包括超声波介入、微波介入、激光介入等。介入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和促进血液循环,如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采用此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4)手术治疗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包括超导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子宫肌瘤摘除术、宫颈修复术等。手术治疗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病变组织、恢复生理功能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宫颈癌、卵巢癌等严重的妇科疾病。

三、妇科疾病如何预防

(1)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女性应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全面妇科检查,如妇科双合诊检查;阴道、宫颈窥阴器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刮片检查;盆腔B超等检查,避免疾病恶化。特别是生育后的女性更应该重视妇科检查。

(2)注意个人卫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每天勤换内裤并及时清洗,用肥皂仔细搓洗3~5分钟,洗净后在太阳下暴晒杀灭细菌。在经期和孕期,更要特别注意卫生,避免感染细菌。

(3)避免过度清洁:女性经常使用清洁剂清洁外阴阴道,会导致外阴表面过度干燥,阴道菌群失调,从而降低生殖系统的免疫力,增加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女性虽然要保持外阴表面清洁,但不要过度清洁。

(4)避免久坐:女性长时间久坐会导致外阴、阴道及盆腔充血,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建议女性经常运动,保持外阴通风。

(5)注意饮食健康:女性摄入过多的糖分、脂肪和盐会导致身体负担加重,生殖系统充血,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建议女性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脂肪和盐。

(6)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女性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建议女性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

(7)保持良好的心态:女性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会导致生殖器官的免疫力降低,增加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建议女性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情绪稳定。

综上所述,女性要预防妇科疾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适度的性生活。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证身心健康,避免患上妇科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