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一般出现在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上,所以这类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掌握脑出血的一些基本治疗,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患者家属也要了解脑出血患者发病的时候应该如何治疗,这样才能在患者发病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会有一系列的症状,为了有效控制病情,也要正确地认识相关的护理,这样才能让患者的治疗取得突出成效。
脑出血有一个别称,也就是脑溢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大部分都是高血压伴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的时候破裂所造成的。发病的主要原因与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有密切的关系。
常规治疗认识好
如果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情况,要将患者先扶到床上,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在此期间保障周边的环境是安全的,最好能及时进行抢救,千万不要过多地去搬移患者,也不要进行长途运输,避免脑出血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在将患者移到床上,保持卧床休息的过程中,要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可以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的相关分泌物,如果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需要禁食两天左右。
颅内压降低很必要
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大约在48小时内会达到一个高峰期,这种情况会维持3天左右,有些甚至会达到半个月左右。脑水肿的发生会让颅内压增高,从而提高脑出血的死亡率,也会进一步影响脑部功能的恢复。对于脑水肿一定要积极有序地进行控制,降低颅内压,可以让急性脑出血得到有效的把控。
控制高血压步骤不能少
在脑出血发生的时候,患者的血压也会随之升高,这时候降低血压是控制脑出血的有效措施。但要注意千万不能一次性将血压降到最低,这样可能会出现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出血情况加重。
保障水、电解质的平衡及营养
如果患者本身伴有高热、多汗、呕吐,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脑水肿加重。此外还要补充钠、钾、糖等物质,保障患者能量充足,以免出现相关的意外。
预防病毒感染很重要
对于脑出血重症患者,一定要加强基本护理,注意定时更换体位,保持皮肤干燥,预防病毒感染。另外还要注意褥疮和肺部出现灼烧等情况,要多移动患者的肢体,不要让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转移注意力要关注
在治疗期间,脑出血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但这种头痛一般会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而消失,所以在治疗期间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不要让患者过于紧张,过度将精力集中在脑出血这个疾病身上,这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头痛。
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时候,要采取以上6种有效的急救途径,脑出血日常也是能预防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加强预防,避免脑出血的出现,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做好定期的检查是相当必要的,一旦有血压、血脂失控的情况,就要警惕可能出现脑出血。除了以上这些相关的途径之外,脑出血患者在饮食方面也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存在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注意饮食要清淡,还要限制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的摄入,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例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尽量少食用。日常家中的用油可以换作植物油,例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多吃蔬菜水果,搭配相关的瘦肉、鱼,然后戒烟戒酒,让血管收缩。日常一定要多喝水,这样才能够让体内保持充足的水液,让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这样对脑出血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预防效果。如果已经发生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神志清醒,但进食时偶尔发生呛咳,就要给予糊状饮食。无意识障碍进食者饮食要保持清淡,低脂、低糖、低盐、少油腻、容易消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