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2023-03-03 15:40:44
作者:张凤
作者单位:阆中市人民医院

  脑梗死疾病的主要特点为致死率高以及发病率高,而该病的发生是因为患者自身大脑出现供氧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局部脑组织坏死,产生突然性昏厥、半身不遂或失语等一系列后遗症。对于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能够纠正患者个人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后遗症。本文就通过介绍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

  脑梗死患者绝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而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个人预后,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认知功能障碍。虽然绝大部分脑梗死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均伴有不同程度肌力下降、记忆力障碍或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由于无法生活自理,因此心理压力增大,极易出现消极情绪,例如悲观失望或情绪激动,从而拒绝配合治疗或接受护理,整体康复效果将受到负面情绪间接影响,增加病情复发率以及患者心理压力。由此说明,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其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提高功能康复效果。

  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行走恢复干预。引导患者进行平衡训练、迈步训练以及登楼梯训练。首先,平衡训练最开始在床上练习,让患者取坐位,双腿自然垂于床边,时间控制为10~15分钟,随即完成站立平衡训练,再渐渐过渡至步行训练。在开展站立训练过程中,从扶杖、座椅、站立身体左右转动、弯曲、前后倾斜进行过渡。其次,迈步训练在进行期间,若患者不能自主行走则需叮嘱患者家属搀扶行走;在进行协助过程当中,对于行动不便的肢体禁止用力牵拉,防止拉伤肌肉,从而影响后期恢复。最后,登楼梯训练时,若患者行动不便则需手扶楼梯扶手,同时还需确保扶手处于健侧并让患者抓牢。在攀登过程中告知患者不要抬头望楼梯顶部,以防出现眩晕症状。下楼时需要叮嘱患者扶好扶手,避免跌倒。

  语言恢复干预。开展语言功能康复护理工作前,首先需对患者实际语言功能具体下降程度作出有效判定,分析是否属于失语症状以及具体类型,包括混合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拟定单独语言康复护理方案。在开展语言康复护理过程中不可一步到位,需循序渐进,由最初简单单音节词语随后渐渐过渡至字或词直至段落,当患者完成相关任务以后,再进行下一康复阶段训练。

  生活能力恢复训练。主要包括捏物训练、上举训练、用筷训练以及其他技能训练。捏物训练:从小物体开始,例如花生或大豆,随后逐渐过渡至缝针等细致动作,在训练期间必须严格要求患者手部和物件之间准确性,拿捏物体必须保持平稳;上举训练:由训练坐起、站起逐渐过渡至扣衣服扣子、摸五官一直到上举伸直等动作,严格规定以上训练环节的时间,切勿过长。训练内容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决定,可加强其日常生活行为,例如系衣扣、穿衣吃饭、梳头等的训练,上举物体重量训练需根据患者实际体力情况而定;用筷训练:开始训练前需要患者先使用汤勺用食,引导其握紧汤勺并保持手部灵活以及平稳性直到能够正常进食后,再开始持筷训练。其他技能训练的开展要根据患者病情现状制定训练内容。

  综上所述,由于脑梗死疾病存在一定特殊性,如具有高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高致残率等,且与其他疾病进行对比,恢复期相对漫长,患者自身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早期开展有效恢复措施。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病情观察、语言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干预、肢体功能锻炼等工作,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对于后期临床研究予以有效参考价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