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提起高龄妊娠都会将其和危险联系到一起,其实现代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晚婚晚育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高龄妊娠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但是,有关高龄妊娠的错误认知一直没有被消除。高龄孕妈在孕育路上虽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难题,但是这些难题都存在对应的解决办法。今天,就带大家正确认识高龄妊娠,帮助高龄孕妈妥善解决孕育路上的难题,消除后顾之忧。
高龄妊娠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3岁到30岁之间,30岁到35岁属于次佳生育年龄,而35岁以上的产妇属于高龄产妇。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高龄妊娠很危险,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高龄孕妇可能会面临更高的流产、早产、出生缺陷等风险,还可能出现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
高龄妊娠的特点
高龄妊娠出现妊娠风险的概率更大,主要包括:
1.流产。高龄产妇相比于最佳生育年龄的女性,机体功能出现相对衰退的情况,因此更容易出现卵泡及子宫内膜等发育不良的问题,对于胚胎以及胎儿的发育会产生进一步影响,增大流产风险。
2.难产。高龄妊娠之所以更容易出现难产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高龄产妇的关节韧带弹性相对较差,在生产过程中子宫容易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进而增大难产风险。
3.胎儿畸形。高龄妊娠也更容易出现胎儿畸形的情况,高龄孕妇自身的卵巢功能会相对减退,可能导致卵子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容易出现染色体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不良现象。
4.产后出血。高龄产妇出现产程延长的概率比较大,还可能伴随出现胎盘粘连、前置胎盘植入等情况,上述情况均可能增大产后出血的概率。
5.其他风险。高龄产妇受年龄、子宫张力增高、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影响,患妊娠高血压的概率也会更大。并且,还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羊水栓塞、胎儿宫内缺氧等风险。
高龄妊娠规避风险的方法
1.进行完善的孕前检查。女性超过35岁,生育能力会明显下降,妊娠期间也更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为了降低高龄妊娠的风险,在备孕前一定要重视全面的孕前检查。一般情况下,对于存在孕育计划的女性,应当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到6个月就进行孕前检查,主要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了解是否存在慢性疾病、传染病以及遗传性疾病等,如果存在慢性疾病,还应当综合评估是否适宜妊娠。有生育计划的高龄妇女,都应当接受备孕指导,除了一般情况评估以及遗传咨询之外,还需要接受妊娠前健康教育女性还需要进行妇科检查,排查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最好夫妇双方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除此之外,还可以监测卵巢储备功能。
2.高龄孕妇怀孕后注意事项。①注意补充叶酸。高龄孕妇在确定怀孕之后,与其他产妇一样,同样需要进行全面体检以及建档。为了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在怀孕后应注意补充叶酸,一般情况下准妈妈叶酸补充量控制在0.4mg/天,从孕前三个月到孕后三个月都需要吃叶酸。②注意胎儿NT超声检查。NT主要是指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根据相关研究可知NT增厚和唐氏儿、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等都具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NT检查可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一般情况下,NT超声检查需要在怀孕11周到13周+6天的时间完成,错过这一时间段进行NT检查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孕早期进行NT超声检查,有利于尽早了解胎儿是否存在发育异常的情况,高龄妊娠更应当关注这一检查项目。③注意唐氏儿筛查。唐氏儿也就是先天愚型,所有怀孕女性都有发病概率,并且孕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主要是因为卵巢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衰老、退变,产生的卵子自然老化,发生染色体畸形的风险就会更多。高龄孕妇如果担心进行羊水穿刺诊断会带给胎儿伤害,或有羊水穿刺禁忌证,可以知情同意后选择无创DNA检查。④饮食调理和坚持运动。高龄妊娠需要控制体重,主要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法,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每天留出1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并且保证均衡摄入营养。⑤注意提前做好生产准备。高龄孕妇如果存在身体健康状态不佳、胎儿胎位不正等情况,应当提前做好剖宫产的准备,主要需要提前预订好医院,并且要提前熟悉去医院的形成,确保在遭遇突发情况时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医院。
总之,妊娠本来就具有一系列风险,而高龄妊娠的风险会更大,但是这并不代表高龄妊娠就一定会发生风险。如果属于高龄孕妇,在备孕、妊娠过程都应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