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一文了解血透、血滤、血液灌流的区别
2023-09-05 20:58:47
作者:庞志瑜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容县汇康血液透析中心

相信大家对血透这个词都很了解,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肾病方式,对于血滤、血液灌流这两种方式的了解并不多,也不知道血滤和血液灌流的区别以及优劣势,这就导致很多人在具体选择方面具有局限性。为了促使大家能够对这三种治疗肾病方式有更清晰、全面的了解,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血透、血滤、血液灌流的知识吧!

血液透析是什么?

血液透析也叫做血透,这是血液净化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血液透析的相关设备建立起体外循环,并且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注入仪器中,同时利用透析器的半透膜弥散作用去除血液中的小分子代谢废物或者有害物质,其中包括尿素氮、肌酐、小分子毒物和水分等,达到纠正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问题。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慢性肾衰竭,以及药物或者毒物中毒。慢性肾脏病患者倘若不加以重视则可能会最后演变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尿毒症阶段,很多人以为确诊为尿毒症就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血液透析治疗生命延续长达10-30年的病例很多。

血液滤过是什么?

血液滤过是通过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在进行血液滤过时,滤过膜孔径范围内所有的溶质以相同的速度跨过过滤器,通过对流转运的方式将溶质清除,这种方式可以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并且由于大量液体被滤过,所以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还需要在滤器后补回相应的液体量和电解质。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相比,其具有清除率较高的优势,相对不足的是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更需要进食更多营养物质,因此应该更加注重营养补充。

血液灌流是什么?

血液灌流的原理是利用吸附功能将身体中的大中分子物质进行清除,这种方式和透析器、血滤器不同,不是通过过滤膜进行筛除,而是利用颗粒状的树脂,最大的物质清除分子量能够高达50000以上,其有“血液吸尘器”的称号,使患者的血液流经体外一内含特制活性炭或树脂颗粒的筒型灌流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灌流后的血液再经导管返回体内。在临床实践中,灌流器能够利用各种血液净化装置进行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血液净化透析器联合使用,清除普通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的外源性或者内源性毒素、药物或者代谢性废物等致病物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效果。这种治疗方式更适用于药物和毒物中毒的患者,也被经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由于炎症导致促红素抵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血透、血滤、血液灌流应该如何选择?

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可以分为单纯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三个方面。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便捷高效的方法,血液透析临床又简称为血透,可以迅速地帮助人体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一些代谢废物。但是所排出的代谢废物局限于小分子的代谢废物,这也会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出现瘙痒、皮疹等皮肤问题,更有严重者会出现继发甲旁亢等,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临床上通常会引入血液滤过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清除体内一些中、大分子毒素。通常采取的是做几次血液透析以后中间加一次血液滤过,这样除了清除病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毒素以外,对于中分子的毒素清除也比较好。血液灌流就是把病人的血液引入到一个带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可以清除病人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不能清除的一些中、大分子的毒素,特别是像药物或者植物中毒之类的也可以清除。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这三种不同方式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区别较小,因此,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需要,以及医生的专业指导、透析治疗的主要目标等多方面进行衡量,从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治疗方式,有效提高透析质量,提升透析指标的达标率。

血液透析治疗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并且已经从单一的治疗方式发展为多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的模式,有效弥补单一治疗方式的不足,促使透析治疗效果更佳,因此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应该根据医生指导科学选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