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家长不得不知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知识
2023-09-05 21:20:21
作者:佘乃华
作者单位:玉林市陆川县人民医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乐成长。然而,有一类疾病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可能出现,这类疾病即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使孩子受到生理和智力的严重伤害,而家长的了解和及时干预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详解

遗传代谢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别,其特点是由于代谢途径中特定酶或蛋白的功能缺陷,导致体内某一特定物质积累或缺乏,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类疾病通常都是遗传的,它们的遗传特点主要是单基因遗传。

①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所谓的单基因遗传病,意味着疾病的发生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与多基因遗传疾病不同,后者通常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基因遗传病的突变可能是家族遗传的,也可能是新的基因突变。

②疾病的多样性。目前,已知的遗传代谢病有超过500种。由于这些疾病涉及的代谢途径众多,因此其名称和症状也非常多样。例如,戈谢病是一种由于酶缺陷导致某种脂质在细胞中积累的疾病;法不里病则是另一种溶酶体贮积症,与戈谢病有相似的病因,但其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却可能完全不同。

新生遗传代谢病的症状详解

遗传代谢病,作为一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其临床表现极为多样化。对于新生儿和儿科医生,及早识别这些症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以下是这类疾病的常见症状概述:

1.神经系统异常。①急性脑病:这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描述了大脑功能突然受损的状态。症状可以包括昏睡、昏迷、抽搐、肌肉强直或失去对外界的反应。②痴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可能会表现出智力障碍或学习困难。③脑瘫:影响儿童的运动和姿势能力,表现为肌肉的过度收缩或缺乏协调。④惊厥:突发的、短暂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暂时的功能障碍,表现为抽搐或意识丧失。

2.代谢性酸中毒。当身体内某些酸性物质(如有机酸)积累过多时,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和失去意识。

3.胃肠道症状。①严重呕吐:这可能是因为体内某些有害物质的积累。②肝脏问题:某些遗传代谢病可能导致肝脏增大或功能障碍,表现为黄疸、乏力或出血。

4.外观和感官异常。①皮肤和毛发:颜色、质地和结构的改变。②眼部:可能包括视力问题、异色瞳或其他结构异常。③耳聋:部分遗传代谢病会导致听力损失。

5.特殊气味。许多遗传代谢病导致的物质积累可能会在尿液、汗液或呼吸中产生特殊的气味。例如,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呼吸、尿液和汗液中可能会有鼠臊味;而丁酸血症可能导致臭鱼烂虾味。

总的来说,遗传代谢病的症状非常多样,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能够早期识别这些症状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使遗传病不遗传的方法详解

遗传疾病是由基因变异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为了避免这些疾病的传播,研究者和医生已经开发了多种策略来评估和减少遗传疾病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①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是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的一种标准化测试,旨在及早发现潜在的遗传和代谢疾病。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②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一个与专家会面的过程,专家会评估个体或家庭的遗传疾病风险,并提供信息和建议。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夫妇了解他们的遗传风险,并为其提供有关生育决策的建议。③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是对孕妇进行的一系列检查,旨在确定胎儿是否存在某些遗传或染色体疾病的风险。这些筛查可能包括超声波、血液检测和羊水穿刺等。④产前诊断:对于那些已知有遗传疾病风险的家庭,可以考虑进行产前诊断。这包括羊水穿刺、绒毛膜采样和胎儿血液取样等技术,旨在直接检查胎儿的遗传信息。⑤辅助生殖技术:通过使用体外受精(IVF)和胚胎生物技术,可以选择不携带特定遗传疾病的胚胎进行植入。例如,胚胎的基因诊断(PGD)可以在植入胚胎前检查其是否有某种遗传疾病。

遗传疾病是一个复杂且深远的话题,关乎人们的生命质量、家族健康和未来的后代。我们必须提高对这些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以便为自己和家庭做出最佳决策。遗传疾病不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健康、更明亮的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