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手术后的患者在苏醒后觉得变傻了,并且对手术室中的场景完全想不起来,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这也是导致人们出现“麻醉后人会变傻”的误区,因此,很多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担心麻醉使人智力下降,也会因此对麻醉产生畏惧心理,但是麻醉真的会使人变傻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麻醉的知识吧!
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通过药物使患者顺利舒适无痛地完成手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麻醉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全麻、椎管内麻醉(即俗称的“半麻”)、神经阻滞和局麻。
局麻一般适用于体表的小手术,如浅表的一些小肿物等。神经阻滞适合上下肢手术,如上下肢骨折等。椎管内麻醉将麻药注射到椎管内不同层次,以保证手术区所在的平面失去痛觉,便于手术进行,包括硬膜外、腰麻及两者的联合,最常见的应用是剖宫产,既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又可以确保胎儿的安全。
全麻最为复杂,通过静脉麻醉、吸入麻醉等,让患者完全失去知觉,适合时间较长、较复杂的手术,这一过程中需要麻醉医师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并随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风险相对较高。
为什么要禁饮禁食?
术前需禁食禁饮,目的在于:使胃充分排空,预防麻醉期间和手术过程中胃内容物的反流、呕吐和误吸。生理状态下,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起到闸门的作用,可以防止胃里的食物和胃酸返流到食道和口腔。吞咽是一个非常精细复杂而巧妙的反射动作,能够保证吃饭喝水的时候,食物顺着食道进入胃,而不进入气管。人一旦被麻醉以后,以下三种保护性的生理机能都被打乱:一是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起不到闸门的作用,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和口腔。二是吞咽反射被打乱,只要咽部有食物,就可能进入肺内。三是咳嗽反射被抑制,进入气管的异物不能通过咳嗽反射被清除出来,造成食物和胃酸进入肺内,轻者吸入性肺炎或几周内死亡,重者窒息立即死亡。因此,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2011年麻醉实践指南推荐,合适的禁食禁饮时间是:术前6小时可摄入清淡饮食;进食肉类、煎炸、高脂食物则需要与手术相隔至少8个小时;术前2小时可饮无渣液体。
为什么麻醉了还是清醒的?
很多患者会疑问,为什么麻醉后我还能保持清醒呢?其实麻醉的定义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使人的机体全部或者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常用于外科手术等方面,基本目的是保证患者没有痛苦。能让患者保持清醒的麻醉是局部麻醉,同时已被局部麻醉的部位也并非没有了所有感觉,触觉、压力及本体感觉等仍然存在,只是温度、痛觉等已经消失。在局部麻醉时患者是清醒的状态,能够感知周围的一切,所以意识清醒是正常的。
麻醉对智力有影响吗?
“全身麻醉后会变傻吗?”相信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心,特别是小朋友需要接受手术麻醉,许多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麻醉是否会影响我家孩子的智力呢?”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给出了权威答案:在三岁以下儿童或在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中,重复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和镇静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其实,每个手术都是衡量风险和获益的过程,并且目前使用的全麻药物都是安全、短效、可逆的,对于3岁以内非做不可的手术,只要不是多次手术、手术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那么,对儿童的智力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对于成年人来说,常规的手术和麻醉不会对大脑功能造成明显影响,但高龄、疾病本身、手术及手术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如:术中失血过多、低血压时间长、脑外伤或者严重感染等,或者有窒息以及缺氧等情况。提高围术期管理质量,患者的预后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麻醉到底有什么风险?
所有的手术和麻醉都会有风险,风险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手术类型和患者本人的身体情况,麻醉医师会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就如同您开车横过马路一样小心。风险因不同的麻醉操作和病人的情况而异,您可以向麻醉医师询问相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