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腹?
要想知道检查前到底需不需要空腹进行,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空腹去进行这项检查。一般来说空腹采血是指患者在禁食8~10个小时之后采集的血液标本,主要在晨起后进行检查,这样可以避免白天进食以及一些生理活动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
抽血检查为什么要空腹?
抽血检查之所以要空腹进行,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参考范围的影响。在我们拿到的检查报告单上,除了会看到自己做到的检查项目以及一些数据结果外,我们还会发现报告单旁边还会出现一些参考范围,这些范围能够让我们观察自己的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异常,能否在正常的范围内。若是检查结果在这个参考范围内,则属于正常现象,若在参考范围外则是异常现象。当然,这个参考范围的划分。就是医生对健康人群在实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结果为依据的,因此只有我们在检查时同样空腹进行才能够让检查的项目和所得出的结果具有参考价值和参考意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吃东西和其他的进食行为会影响自己体内的血液物质成分。当我们在完成饮食活动后半个小时左右,我们的血液中的脂质含量会明显增高,尤其是血液中会出现指数较高的甘油三酯,这会导致我们的血清或血浆呈现出乳糜状,这种乳糜状在检查过程中就会干扰我们血液检查的检查过程,从而增大检测的误差,呈现出严重的脂血提示,这个时候往往患者会被医生要求清淡饮食,最好是素食三天左右才能够重新进行抽血检查。
抽血检查要空腹的项目都有哪些?
一般来说常见的空腹抽血检查项目有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肌酶谱等项目。还有一些免疫学的检查,例如抗核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测定、类风湿因子检查等等。更有一些血液流变的测定,例如测试患者的血清粘度、血小板粘度以及血浆粘度等等。
喝了水算不算空腹?
其实在检查项目中,如果喝水确实有可能会对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稀释,从而导致检查结果出现误差,但有关研究也表明,检查的患者也并不是一滴水都不能喝,在抽血检查前喝少量的白开水是不会影响检查结果的。但也要注意,饮用的白开水也不要超过100ml,若是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了,特别是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的喝几百毫升。当然了,在抽血检查前,是严禁喝茶、咖啡、饮料等饮品的,这些饮品不论喝多少,都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不是所有的抽血都要空腹!
我们之所以空腹进行抽血检查,主要是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流变等检查项目。如果我们要做这些检查,就一定要保持空腹状态,从而防止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以及其他的嘌呤物质对检测的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但要是血常规检查的话,几个小时或者一天内保持进食状态都不会对测量的血细胞数量造成变化,因此如果只是化验血常规,就不必保持空腹状态。
抽血检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抽血检查时,一般在10点前完成最好。由于在抽血前总会强调空腹状态,因此为了保证自身的空腹状态要持续不进食八小时以上,一般来说在早上的7:30~10点这段时间抽血时检查的效果最好。并且最好不要超过早上10点,因为一旦超过10点,我们就会受到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虽然10点以后的抽血检查,我们也是空腹状态,但是时间已经太晚了,会导致血糖的测量值失去真实价值。并且我们在抽血检查前一天不应该吃过于油腻的且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尤其是要避免饮酒,保持晚上8点以后禁止食用其他食物,从而避免第二天血脂等指标检测异常。
在抽血检查完成后,由于我们身体内的血小板还没有凝固,血管针眼处仍然会保持出血状态,因此我们要及时用三个手指按压止血,三个手指能够很好的压迫出血速度,起到止血作用,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按压时千万不能以揉搓的方式进行止血,不当的揉搓不仅不能够停止出血,反而会加快血管针眼出的出血速度,从而让止血效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就是只能压不能揉,并且我们要保持手臂的伸直状态,抽血后按压3到五分钟,若是年龄较大或血小板凝结异常,可以相对延长一些时间。但千万不要觉得按压时间越长越好,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也不利于体内的血液循环和后续的血液流通,同时也要穿着宽松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