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睁眼,就感觉眼睛前面有好多东西在飞,我一开始以为是蚊子,但是怎么都赶不跑,后来才发现,好像是眼睛出问题了。”在医院里,一位大娘这么对主治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病情。这个奇怪的疾病,你知道是什么吗?它究竟是如何引发的?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危害?又该如何治疗呢?一篇文章全都告诉你。
什么是飞蚊症
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多数患者的飞蚊症是由于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引起,该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高发病率,50岁时发病率就已经达到约58%。患上飞蚊症后,患者会感觉眼前总有小黑影在飘动,这些小黑影呈点状、片状或是条索状,当患者看白色背景时,黑影会十分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
飞蚊症目前被分为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是指正常人在注视白色物体或蓝色天空时,偶然会出现飘动的小点状或细丝状浮游物,有时闭眼后也能看到,但在进行眼部检查时发现玻璃体并未发生病变;病理性飞蚊症的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眼前会出现固定的黑影遮挡,中心视力也会下降,多是由于玻璃体炎症、视网膜血管破裂、视网膜裂孔等眼部疾病引起,该疾病会严重影响视力,需要马上进行治疗。
飞蚊症是如何引发的
①玻璃体年龄性改变:人在刚出生时,玻璃体呈凝胶状,在4岁后玻璃体就开始逐渐液化,随着年龄的上升,玻璃体液化也在逐渐进展,玻璃体开始出现萎缩和凹陷,玻璃体原有的胶原稳定性开始遭到破坏,变得粘稠、不均匀、产生团块,当光线进入眼睛时,就会被这些碎块遮挡,在视网膜上投射出阴影后,就会出现飞蚊症。②玻璃体积血:外伤或是手术造成视网膜撕裂,或牵拉视网膜小血管破裂出血,或因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等都会引发出血,当血液进入玻璃体时,患者的视野中就会出现片状、团状混沌。③玻璃体炎症:当视网膜炎症、葡萄膜炎症波及玻璃体时,一些炎性渗出液、炎性细胞就会进入玻璃体,这也可能会造成玻璃体浑浊,引发飞蚊症。④其他:一些寄生虫、代谢物质进入玻璃体中,或是眼内出现肿瘤,也都可能可能会导致玻璃体浑浊,一些高度近视的人,其玻璃体也会变性,引发飞蚊症。
患上飞蚊症后有哪些症状
1.生理性飞蚊症。患者的视野中会出现斑点状、条索状阴影,往明亮处看时尤为明显,会随着眼珠转动而飘动;部分患者会发现眼前有一两点黑影晃来晃去,时而能看见,时而看不见。多数的生理性飞蚊症都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但随着年龄增长,阴影数量增加,就可能会导致患者视野范围减小。
2.病理性飞蚊症。多数的患者会发现眼前突然出现黑影,可能还伴有异常闪光,这些阴影数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视野会被黑幕遮挡,并且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如果是葡萄膜炎引起的飞蚊症,患者还可能会同时伴有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如果是外伤引起的飞蚊症,患者眼前会出现红色烟雾飘动,会持续较长时间,如果出血量较大,患者的视力可能会完全消失,只能感觉到光,待到积血吸收后才能缓解。
飞蚊症如何治疗
生理性飞蚊症可无需特殊处理,但是病理性的飞蚊症需要治疗,否则将会影响视力,最终极有可能会导致失明。以下是治疗病理性飞蚊症的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指玻璃体切割术,使用该方法能将出现病变的玻璃体切除,只留下健康的玻璃体或是植入人工玻璃体,以恢复患者的视力,治愈飞蚊症。一般在出现玻璃体出血或是视网膜脱离之前,就应该考虑进行手术。
2.物理治疗。随着科技发展,还出现了物理疗法,通过超短波、超声波、重要电离子透入法等,改变玻璃体的液化或是治愈玻璃体病变,从而治疗飞蚊症。
3.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飞蚊症患者,一般可以使用氨碘肽滴眼液、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等药物,这能有效促进眼部微血管循环,促进渗出液的吸收。一些生理性飞蚊症的患者,还可以服用一些眼睛营养类药物,如,叶黄素、维生素等,以恢复晶状体状态。
如果是玻璃体出血引发的飞蚊症,当出血量较少时可以不予特殊处理,出血量较大则需要立刻接受手术治疗;葡萄膜炎患者,可以使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引发的飞蚊症,则需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控制,之后再通过合适的药物控制眼内出血。
飞蚊症是一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疾病,在患上该疾病后,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早期通过药物就能有效控制、治疗飞蚊症。在患上疾病后,患者无需过于惊慌,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治疗,就能控制飞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