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它和人们的身体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心脏发生问题,势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心律不齐就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异常表现,很多患者对它初发症状时并不是很在意,当出现此疾病时也没有积极应对和治疗,其实心律不齐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危害,日常生活我们一定要重视心律不齐的情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心脏。
心律不齐的症状表现
心悸和心慌。心悸和心慌等心脏不适是患者心律不齐出现后明显的症状。若患者出现心率缓慢会使心脏呈现强烈波动感,若心率过快会出现明显心跳感,一些患者甚至连心前区也会出现显著振动情况。
早搏。早搏的出现多数是一些轻度心律不齐的表现,往往会使人心跳加快跳动,但并不是很明显,早搏的出现群体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进行治疗就能够逐渐缓解。此情况一般和压力过大或者运动的过度等原因有关。
头晕、胸闷。如果患者心律不齐比较严重,会伴随头晕和胸闷等情况,易出汗,且伴有面色苍白、有抽搐动作等,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
持续的时间。患者心律不齐持续的时间不一,若患者的心律不齐较为频繁的出现,在每次症状后出现较长的持续时间,超过五次就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病情。
心律不齐有哪些危害
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在出现心律不齐后,人体心室以及心室收缩的程序会出现改变,使心脏的输出量出现30%的减少,进而使患者会出现胸闷、心虚或者无力等感觉,若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合并的话,患者的心前区还会出现剧烈疼痛感。
导致心源性猝死最大的原因就是心律失常,由于室性心动的过速或者传导阻滞会造成猝死发生,且猝死率十分高。若心律失常较为严重,会造成窦性的停搏、窦房阻滞或者心动过慢,进而表现出心动过速的综合征。
心律不齐具有的危害受到其性质影响,若是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情况,没有出现房室的快速节律现象,一般不会存在致命的危险。若存在室性心动的过速或者室颤、房颤等导致血液的动力学受到重大影响,就有生命危险的存在。
坚持这四点对心脏有好处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患者要注意自身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日常生活不要熬夜,工作要适度,还要戒烟、戒酒,保持生活的规律和健康,这样就能够实现心律失常的有效缓解。
注重日常饮食。患者要对饮食特别注重,保持均衡的饮食营养。可以多吃一些含钾、镁类的蔬菜和水果,如土豆、菠菜、紫菜、葡萄和桔子等;也可以吃一些药用类食物所制的药膳,如红枣、莲子、枸杞和桂圆等,其有着安神和补气血的功效;日常饮食要规律,不能存在暴饮暴食的情况,饮食中要少吃对心脏或者血管具有刺激的食物,少吃一些高热量和高脂肪类油腻的食物,还要少吃一些会产生胀气和不利消化的食物。
适当锻炼。若患者的心律不齐症状不是很严重,就可以在平时开展适当的锻炼和运动,保持身心的放松、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这能够对心律不齐的症状实现缓解,但一定要注意锻炼的适当性和合理性,最好选择一些简单的保健运动,如太极、散步和瑜伽等,避免参与一些攀岩和滑雪等对心脏产生刺激的运用。
保持愉悦心情。如果存在过度的忧虑、过度的紧张或者长时间的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对心律不齐的发生概率增加,所以心律不齐患者要注重修身养性,保持愉悦心情,这对其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异常情况,严重的话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对心脏的保护,从而实现对心率不齐疾病发生率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