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老”。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常因上下楼梯爬行、长时间走路而感到腿疼,甚至出现下蹲困难,需要扶手支持、静息痛等情形,这些都是骨关节炎的预兆。
一、认识膝关节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之一,由股骨、胫骨和髌骨构成,它是人体的承重关节,也是最易损伤的关节之一。膝关节是全身发病率最高的关节,膝关节疼痛不仅涉及到关节内的各种病损,也常因各种关节外因素引起。年龄、体重、遗传因素、全身慢性疾病均可成为诱因。长期从事负重劳动等特殊职业也会增加膝关节炎的患病风险。人的膝盖像机械轴承,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增加,肥胖的发生,就会坏掉生锈。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2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我国5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经高达46.3%,其中膝关节炎患病率为8%。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他们甚至会终身残疾。如果发现膝部出现了酸痛、关节肿胀、僵硬、发冷等活动受限的症状,可通过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膝关节炎。
二、膝关节特点及临床表现
①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膝关节附近偶尔会有生长痛。②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③40岁~50岁:在走远路后,或下楼梯时,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或髌骨周围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化变性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⑤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关节软骨开始磨损,开始“长骨刺”“骨质增生”,关节炎已经产生。
主要表现:疼痛、肿胀、活动障碍。这时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尤为重要。
三、膝关节病分类
①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临床上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②滑膜炎:可分为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和慢性损伤性滑膜炎。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多发生于爱运动的青年人;慢性损伤性滑膜炎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体肥胖者或过用膝关节负重的人。③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四、膝关节炎的自检方法
①下蹲时两腿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膝关节不要高于脚趾。保持姿势一分钟。如果站起来后马上感到膝盖不适,则膝关节可能有问。②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弯曲膝盖。当你感觉膝盖咯吱作响时,膝盖可能有问题。③上下楼梯时注意膝盖是否有不适之处。自检后发现膝盖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退变部位和退变程度。
五、如何预防膝关节炎呢?
①保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后会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疼痛会更加剧,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②减肥:减少负重。肥胖加重膝关节的负担,若体重基数较大,建议积极减肥,控制体重。因为肥胖者患膝关节炎的机率最高可高达64.5%,而体重正常者患病率仅为34.9%。③日常保健。避免长时间下蹲,不做极度屈曲和下蹲等动作,上下楼梯时侧身行走或戴护膝保护,避免反复爬山活动。避免久坐或久站,防治膝关节固定同一姿势时间过长而用力过大。女性不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上下楼梯时髌骨承受的重量可达体重的7-9倍。④体育锻炼时,剧烈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轻缓舒展膝关节,使其能充分活动开,防止过度扭转、牵拉、摩擦膝关节,避免反复蹲起跑跳活动。适当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进行有氧运动和水上运动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⑤已患膝骨关节炎患者,尽量减少上下楼梯、登山、久站、提重物等,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因为爬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要超过自身重量的三倍以上,长期如此,会增加对膝关节的损伤。⑥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等,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还能防止骨质疏松。⑦心情调节:若膝关节疼痛,建议减少活动,休息恢复,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聊天等娱乐活动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