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理性乳胀?
生理性乳胀 是很多生产妈妈都经历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由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乳房内积聚大量的血液和组织液,加上乳腺腺泡的肿胀变大,压迫乳腺导管,导致出奶困难、缓慢的情况。产后3-4天两侧乳房沉重如铅球,皮肤紧绷而发亮,胸部一触即疼,宝宝吸吮困难,妈妈痛苦难堪,这是生理性奶胀的典型症状。
如何应对生理性乳胀?
①加强母乳喂养。妈妈们生产完要尽早喂哺宝宝,产后1小时内是开奶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内母乳分泌最为充足,也最容易被宝宝吸收。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妈妈们应该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让宝宝尽快吸吮到足够的母乳。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有助于充分按摩乳房,乳腺管能得到更好地疏通.宝宝频繁有效地吸吮能很大程度避免胀奶的发生,如果宝宝不在身边,可以用正确的手法挤奶及时排出乳汁。②勿过度按摩乳房。哺乳前可以轻柔按摩乳房,切记不要太过用力,过度的按摩会加重乳房的水肿,严重的还会对乳腺组织造成损害。③多做扩胸运动。每次哺乳或挤奶前做15-20次扩胸运动,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对消肿有辅助作用。④局部冷敷。每次哺乳后用冷毛巾湿敷乳房3-5分钟,忌热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土豆或包菜叶冷敷,有利于加速水肿的消退,减轻胀痛感。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一般指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多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发生在哺乳期的任何时期。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急性乳腺炎可以由多种原因引发,如细菌感染、乳腺管堵塞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触痛等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热、寒战、高热、烦躁、浑身无力等症状逐渐显现。如遇到此类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
①防止乳头损伤,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并保持其清洁。②保持正确的哺乳习惯:哺乳时要保持正确而舒适的姿势,最好采用坐位,少用卧位,这样既有利于宝宝吸吮乳汁又可防止宝宝呛奶。哺乳时尽可能让宝宝吸吮大部分的乳晕,哺乳结束避免将乳头直接拉出。③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习惯。④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乳器排尽乳汁。⑤乳头有破损或皲裂要及时治疗。⑥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①积极排乳。局部热敷,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乳汁通畅排出;若局肿胀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同时患者在每3至4小时一次沿乳根至乳头方向按摩8至10分钟,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或辅以吸乳器吸出,减轻淤积。②用抗生使素。根据病情或口服或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③进行手术。若有严重炎症或化脓的需进行乳腺科专家诊治。脓肿已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④中医通乳。乳房按摩刺激乳汁分泌;结合中医耳穴压豆刺激通乳穴位;在不影响哺乳的前提下,进行中药外敷内调。
急性乳腺炎的饮食建议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为了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患者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减轻便秘。其次,患者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或温开水,有助于排毒养颜,缓解乳腺炎症状。同时,还可以适当喝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茶,如金银花、菊花等。再者,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在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素的同时,还要关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这些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卫生。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物充分煮熟,避免生食。同时,要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加重。
总之,急性乳腺炎患者在饮食方面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同时注意饮水和食物卫生。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参考中医养生的理念,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