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被称为“产科死神”,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夺去产妇的生命,是每个产科医生的梦魇。先和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天我值班,在待产房中,突然有一个孕妇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孕妇已经意识丧失,心跳微弱,我大喊“快来人!抢救”片刻工夫,产科、麻醉科、儿科等各个科室的主任医师护士全部参与抢救,与死神争分夺秒。好在最后这个妈妈和宝宝被救回来了,最终诊断为“羊水栓塞”。产房中那么多孕妇,唯独这个妈妈发生了羊水栓塞,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很不幸,因为羊水栓塞非常罕见,发病率只有1.9~7.7/10万。但其实她又是幸运的,因为羊水栓塞导致的母体死亡率在10%以上,最高可达90%,发展迅速、病情凶险,而她最终和宝宝都平安无事。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AFE)是指产妇分娩过程中胎脂、角化上皮细胞、毳毛等羊水内容物进入母体血液中形成栓塞,患者出现缺氧、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伴有出血性休克、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甚至会致死。羊水栓塞发病率低,但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测,可导致母婴严重的不良结局,是产科特有的罕见而凶险的并发症。早期警惕、迅速诊断、积极救治以及启动快速反应团队及多学科救治团队改善羊水栓塞母儿预后及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以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准,并没有在产前检查里查出羊水栓塞先兆的方法,所以也就没有研究出足够的预防措施。在羊水栓塞发生后,往往抢救很困难。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
发生羊水栓塞后的典型表现是妈妈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突然缺氧、呼吸困难、血压低、精神状态改变,随之血管内凝血功能异常。还有一些病例是不典型的,症状比较隐匿,有的孕妇在胎膜破裂时会突然发生呛咳,随之缓解,还有的只是在分娩或剖宫产时有一次寒战,几小时后才出现大出血,或者是伤口渗血,酱油色小便,并出现休克。
对于羊水栓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孕妈妈发生胎盘早剥、妊娠次数多或急产、子宫张力过高等情况时,就容易增加患羊水栓塞的可能性。孕妈妈应做到:定时做产前检查。发现妊娠期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时,早发现,早处理,不要讳疾忌医。发现胎盘问题时也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胎盘早剥。高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羊水栓塞的相关知识,有问题时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心情烦躁、全身发冷打哆嗦等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发现,这样可以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方案,并做好治疗工作。提升羊水栓塞非特异性症状的识别能力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因累及不同器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非特异性症状在临床上被误认为是寒冷、疼痛、子痫、麻醉药副作用、产妇紧张等,常常被忽视,这些均可能是羊水入血的初期征象,如未进一步发展可自行消失,如进入血液循环的羊水有形物质增加时,则会进一步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高达83%的羊水栓塞存在DIC,且可为羊水栓塞的首发表现。因此,在大出血的情况下早期评估凝血功能、使用足量的凝血和血液制品,纠正凝血障碍,可改善产妇的预后。羊水栓塞的发生与催产素的应用有关。羊水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经产妇(52.9%)、高龄(40.0%)和子宫收缩剂引产(21.4%)。在不同药物引产诱发羊水栓塞的病例中,催产素位列第一。因此,临床工作中,我们会慎用催产素,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严密观察宫缩、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若宫缩过频应及时停用催产素,保障母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