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一提起抽血,妈妈焦虑不安,孩子也非常恐惧。再踏进抽血大厅,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使孩子和妈妈踌躇却步,那么,抽血真的就那么可怕吗?让我们来深度解答来自宝妈灵魂深处的那些疑惑。
孩子抽血,为啥要早晨空腹?
空腹抽血大家都听过,可为什么需要早晨空腹?首先人体内某些参数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有可能同一天的早晨和中午都会有差异,且目前临床检验参考区间建立在受试者早晨空腹的状态下;其次,进食会造成静脉血血清浑浊,甚至出现脂血、乳糜血,导致某些项目检测不出。因此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应选择在早晨空腹的状态下抽血。然而对于婴幼儿,在保证标本质量的前提下,又不能使其禁食太久,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建议来控制禁食时间:
①纯母乳喂养只需禁食2—3小时;
②配方奶喂养禁食3—4小时;
③如已添加辅食,一般禁食5—6小时;
④若进食了和成人一样的饮食,需至少禁食8
小时。
太恐怖了!为什么从脖子抽血?
对于许多小患者,我们选择从颈外静脉或头皮静脉抽取血液,是因为小儿具有皮下脂肪厚、静脉细小隐匿等特点,而这两处的静脉相对清晰,局部血容量丰富,穿刺取血成功率较高,同时降低反复穿刺的风险,减少患儿痛苦。
不要使劲摁住我娃,为啥不能轻点?
很多时候,婴儿的肢体挣扎会直接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或针头滑脱抽血失败,而再次穿刺会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小儿采血的时候需要家长配合协助护士完成有效束缚。
你们的试管里有水珠,是不是有啥问题?
采血时,家长们会发现颜色不同的采血管,有的管子里竟然有液体?
其实,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因为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不同的标本类型,为了便于区分,比如紫色试管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血常规),装有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而橘色试管广泛适用于生化、免疫、激素等多项检查,装有促凝剂。这样不同颜色的试管一共九种,想要分清楚它们的用途可是护士们的专长了。所以家长们可得相信我们是专业的。
抽这么多血,我娃不会贫血吗?需要补点啥营养呢?
正常成人总血量约4—5L,占体重的6%-8%,小儿血量与体重之比略高于成人。人体的造血系统会源源不断地生成新鲜血液,因此,抽血检验的那些丢失量,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及正常的生长发育。对于婴儿,我们只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喂养即可。较大的儿童,可以选择性地进食些红枣,桂圆,菠菜,动物肝脏及精瘦肉,这些都是补血的佳品。
我娃的血咋这么“黑”,是不是有啥毒素?
我们肉眼见到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呈现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现暗红色。而多数的检验项目我们获取的是患者的静脉血,因此您看到的血液标本呈暗红色。
能不能用创可贴来按压抽血穿刺点?
儿童患者年龄小,往往在抽血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哭闹、挣扎,使得血管内压力剧增,可能导致局部血肿引起疼痛等不适。因此我们建议穿刺点的止血采取棉球加压5—10分钟。创可贴缺乏相应的压力,一般不推荐。如若出现了局部血肿或瘀斑,保持局部干燥,1—3天后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