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抑郁障碍时,总会对它有一些恐惧心理,它以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疲劳、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价值感降低等为主要表现。那么,抑郁障碍与心理健康到底有何关系?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应对这种关系呢?
抑郁障碍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抑郁障碍有家族聚集性。与普通人群相比,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一级亲属中存在抑郁症患者的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较无家族史者增加10—20倍。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障碍,进而引发抑郁障碍。
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在情绪调节和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抑郁障碍患者HPA轴功能失调,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多,进而引发抑郁症状。
2.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如丧失亲人、婚姻关系破裂、失业、身体疾病等生活事件可能成为抑郁障碍的触发因素。
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支持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应激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安慰,进而引发抑郁症状。
应激:长期的工作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应激可能使个体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最终导致抑郁
障碍。
抑郁障碍的症状
抑郁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几类:
1.心境低落:患者感到悲伤、无望、失去兴趣和快乐感。这些症状通常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如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对喜爱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等。
2.睡眠和食欲改变:抑郁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早醒、入睡困难或嗜睡等睡眠问题。同时,食欲可能增加或减少,体重可能发生变化。
3.疲劳和缺乏精力:患者感到身体疲劳和无力,日常活动变得困难。
4.自卑感和无价值感:抑郁障碍可能导致患者自我评价下降,产生无价值感,自尊心降低,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5.集中注意力困难:抑郁障碍可能导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能力降低等认知方面的问题。
6.情绪波动: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易怒等。这些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关系和生活
质量。
7.自杀念头:自杀念头是抑郁障碍的严重症状之一,严重者有自杀计划或自杀行为。
抑郁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①抑郁障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抑郁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它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痛苦、焦虑和压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杀。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不仅限于抑郁症患者,任何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候都可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②抑郁障碍与其他心理问题的关系抑郁障碍还可能与其他心理问题产生关联。例如,它与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人格障碍等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些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或加剧抑郁症状。
理解和应对抑郁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①理解和关注抑郁症状了解抑郁障碍的表现和症状是至关重要的。如前所述,抑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疲劳、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价值感降低等。对于这些症状,我们应当给予关注,尤其是当它们持续存在并影响到正常生
活时。
②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抑郁症状,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提供评估和治疗建议,帮助你和你的家人正确理解和应对抑郁障碍。
③建立支持系统建立一个支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家人、朋友、社区和互助组织等。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帮助你在面对抑郁障碍时保持坚强。
④自我管理和预防策略学会自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设定合理的目标、保持社交活动等。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放松技巧、寻求娱乐和放松的机会等,都有助于预防和应对抑郁情绪。
通过理解抑郁障碍的表现和症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学会自我管理和预防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抑郁障碍,维护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