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新生儿低血糖 要注意些什么?
2023-09-26 18:54:26
作者:陈华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比如低血糖就是较为多见的一种。新生儿低血糖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对此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那么新生儿低血糖要注意些什么?低血糖的原因、症状及诊断标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1.肝糖原储存不足。有的新生儿出生后体重比较小或者属于早产儿,体内的肝糖原并不是很多,然而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大量的能量需要,一旦没有及时摄入充足的奶量,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2.葡萄糖消耗量多。有的新生儿出生后患有败血症或者经诊断后患有红细胞增多症,由于机体代谢的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导致低血糖。

3.胰岛素水平过高。胰岛素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在于降低体内的血糖浓度,倘若母体患有糖尿病或者存在胰岛细胞瘤等病症,都有可能导致机体内部的胰岛素水平偏高,此时也有可能诱发低血糖。

4.遗传代谢性疾病。有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也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比如糖原贮积症等。

5.内分泌疾病。有的新生儿出生后经诊断存在一些内分泌疾病,比如先天性垂体功能低下等,这些疾病也有可能会诱发低血糖。

6.其他因素。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产妇服用降糖药物或者存在腹泻的症状,也有可能使新生儿出现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的常见症状

1.嗜睡。新生儿出生后需要长时间的睡眠,不过一般间隔数小时就会醒来,醒来之后就会哭闹着喝奶。有的新生儿存在低血糖的症状,此时就会嗜睡,比如连续六七个小时都不会醒来,此时父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对于不超过15天的新生儿来说,连续睡眠时间一般在4个小时以内,如果超过4个小时没有醒来或者没有主动地吃奶,有可能是低血糖的症状。

2.喂养困难。在吃奶时新生儿一般都相当地专注,力度比较大,倘若新生儿存在低血糖的症状,在喂养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困难,比如吃奶的时候没有力度,或者吞咽的过程中显得异常艰难。

3.肌张力低。倘若新生儿存在低血糖的症状,一般还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主要症状为肌张力低,有一部分新生儿可能还会全身抽搐,此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足够的糖分,防止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4.呼吸困难。也有一部分新生儿低血糖相当严重,此时就会对呼吸带来严重的影响,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此时新生儿的面部显得苍白,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暂停,需要及时进行临床救治。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通常来讲,如果新生儿的血糖不超过2.6mmol/L的时候就要给予有效的处理,一般选择静脉推注葡萄糖或者直接服用,30分钟之后继续监测血糖水平。很多低血糖的新生儿都存在严重嗜睡、食欲不佳以及反应较慢等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面部青紫以及抽搐等症状,此时就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有多种,比如长时间没有进食或者遗传性疾病,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之后,注意保持新生儿良好的睡眠,依据新生儿胎龄、日龄、体重、体温情况,给予合适的中兴环境温湿度,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加强保暖,减少能量消耗。

2.合理喂养。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之后,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到少食多餐,首选母乳喂养,如果母乳量不足可选择奶粉喂养,每次喂养的量不能太多,防止营养元素摄入过多而导致新生儿的血糖升高。

3.观察新生儿的身体变化。尽管有的新生儿存在低血糖的症状,不过整体来说比较轻,仅仅表现在嗜睡以及轻微出汗等方面;当然也有的比较严重,比如出现昏迷或者惊厥,此时父母就要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每天需要定时监测新生儿的血糖水平,防止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注意观察新生儿有无反应差、面色苍白、呼吸暂停、哭声异常、喂养困难等情况。

新生儿低血糖需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平时可以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多观察新生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发现类似症状就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效地处理,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有效的护理工作,防止引发更严重的病症,进而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