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胃肠道疾病是“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患有胃肠道疾病后不但要配合医生积极用药,而且还要做好保健工作,双管齐下才能够使胃肠道疾病更快地康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胃肠道疾病患者的生活注意点,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如果您有胃肠道疾病或想预防这些疾病,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健康饮食
采用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胃肠道健康至关重要。不卫生的食物会对胃部造成损伤,如地沟油、防腐剂较多的食物等均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喝酒不仅会与治疗胃炎的药物成分相克,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引起中毒,而且酒类也会加重肠胃负担;暴饮暴食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肠胃功能极易出现紊乱,不仅会损伤胃黏膜,还可能造成胃溃疡,甚至是胃出血;生冷刺激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部黏膜,导致胃部出现不适感,轻者会消化不良,重者会加重病情,引发急性胃炎,痛苦加倍。
因此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朋友,饮食应少油少盐,要清淡一些,选择易消化的,所以尽可能自己做饭吃,降低去餐馆和点外卖的频率;确保饮食均衡,包括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保证多样化饮食;限制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饥饿。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运作和消化,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此外,若患者有胃出血,少量出血的胃炎患者可以喝藕粉、米汤等流质食物来中和胃酸(不建议牛奶,避免胀气),有利于胃部黏膜的修复;如果是急性期大出血或者呕血的胃炎患者,应注意禁食。
2.控制压力和情绪
情绪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来说,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控制压力和情绪您可以试着接受自身情绪、学习应对技巧、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保持积极态度。
3.适度运动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胃肠道健康有益,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体力活动与饮食的关系:胃肠道疾病患者在运动前后,避免摄入可能引起不适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加重症状;比如急性肠胃炎、胃出血、腹部疼痛者不宜运动,待病情恢复或好转后再进行适当运动;溃疡处于活动期的患者,要避免或减少腹部运动,以免增加出血或穿孔的可能。②适度选择运动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和身体状况的运动类型,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轻松骑自行车或游泳,通常是较好的选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高强度的活动,以免对消化系统产生过大的压力。③避免运动过饱或空腹:在运动前避免过度饱餐或空腹,过度饱餐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不适感,而空腹可能引起低血糖和不适,在运动前适量进食,确保有足够的能量和水分。④注意运动时间和频率: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频率,开始时可以从较短的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运动前一定要热身,活动一下四肢,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连续运动,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最后,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前,最好与医生或健康专业人士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运动,确保安全和适宜。运动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规律排便
胃肠道疾病如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可能引起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胃肠道疾病,因此需管理好日常排便。
5.避免过度用药
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是疾病康复的基础,过度使用非处方药、抗生素和镇痛药可能对胃肠道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剂量和使用时间。
6.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关键,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前、使用卫生间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此外,还需注意,食用干净的食物和饮用安全的水源,以预防胃肠道感染。
7.定期体检和筛查
定期进行胃肠道相关的健康检查和筛查,如结直肠癌筛查、胃镜检查等,早期发现疾病可以提高治愈率和预后。
8.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胃肠道疾病或有相关症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注意事项可能因个人情况和具体疾病而有所不同。如果您有胃肠道疾病或相关症状,请咨询医生或胃肠道专家,以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