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我们眼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成像。谈到近视相信许多朋友们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眼睛看的近才导致的近视。但近视的真相就是如此吗?其实不然。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也是常见的引起近视眼的原因。近视主要有40%是遗传,近视遗传主要是高度近视的遗传,高度近视分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
若为病理性近视,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视力正常,则婴儿眼睛形成的近视的可能性为10%~15%。如果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表型正常的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均为50%。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也并不是所有的近视都会遗传的。
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cm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cm。
某些环境因素可以增加眼部调节形成一定程度的屈光性近视眼,是否可使眼轴变长形成轴性近视,仍然存在疑问,但都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时间久了,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因此,有的学生过了一个暑假视力就明显下降就是这个原因。一般建议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用眼距离过近、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坐姿不准确、用眼时间过长、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使用电子产品无节制,都会影响视力发展。
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大多数人缺乏对近视预防的正确认识。认为:近视了,没关系,戴眼镜就好了,未养成预防近视的习惯。
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有关,尤其是钙、锌的缺乏,或者糖类不良食品吸收太多,也会导致近视,如:垃圾食品、碳酸饮料等。
家庭作业、课外辅导、特长培训,没有足够时间休息,室外活动锻炼减少,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近视。
了解相关原因后,大家也需要知晓相关的预防措施,详细如下:①控制用眼距离,避免用眼距离<33cm,避免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5min。工作或阅读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阅读距离33cm;身体距桌8cm;手距笔尖3.33cm)”护眼原则,保持良好坐姿。长时间用眼后注意眺望一下远方,休息下眼睛。②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必须有2小时以上,或每周10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③培养正确做眼保健操的习惯。④改善照明环境,避免在较暗光线下学习工作。⑤保障充足睡眠时间,让眼睛得以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成年人每天应睡眠7~8小时(每天不宜少于6小时)。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躺着看书、玩手机,不在公交上看书、玩手机。⑦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可考虑使用有红光滤过功能的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