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季节,都有不少人被毒蛇咬伤入院治疗,大部分患者因为及时就医,经过规范治疗,短时间内即可痊愈出院,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咬伤后不及时就医,自用“土方法”处理,导致伤口感染或肢体坏死,造成不可挽回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那么,被毒蛇咬伤后如何采取最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呢?
毒蛇咬伤根据不同的毒素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神经毒:主要见于银环蛇、眼镜蛇等,病人被毒蛇咬伤后,这种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轻重不同的神经症状,如局部或全身有麻木感,四肢瘫软无力,视、听觉失常、呼吸困难、昏睡等。其死亡原因,多因呼吸中枢麻痹的结果。②血液毒:主要见于五步蛇、蝮蛇、烙铁头和竹叶青等。这种毒主要损害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血液、血管、心脏发生轻重不同的病变,如局部肿胀、发泡、出血,甚或全身出血,皮下发生瘀斑,有的甚至周身青紫或发黄。其死亡原因,多因心力衰竭或血管中形成血栓,阻塞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所致。③混合性毒:主要见于眼镜王蛇。这种毒主要是以神经毒素为主,但也可能合并细胞毒素的表现,被咬伤的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瘀斑、起水血泡、组织坏死和淋巴管炎等,会有头昏、眼花、视物模糊、眼帘下垂、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胸部闷感等症状。同时伴有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麻痹,导致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瞳孔散大、眼球固定,以及各种神经调节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等表现。④肌肉毒素类毒:肌肉毒素类毒蛇在世界上存在许多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叶鳞剑尾海蛇。这类毒蛇主要分泌神经毒素,但其主要作用部位是横纹肌,因此也被称为肌肉毒素。毒素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肌肉疼痛、肿胀、乏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如果被蛇咬伤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①保持冷静:被蛇咬伤后,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或乱动,以免加快血液循环,使中毒更深。②识别蛇的种类:被蛇咬伤后,要尽可能记住蛇的特征,以便医生快速判断是被何种蛇咬伤的,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治疗。③使用止血带:如果伤口出血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用一根绳子或绷带在伤口上方紧紧绑住,过绑扎法减慢毒液的扩散,用手帕或布条在最短时间内结扎伤口近心端,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④清洗伤口:用干净的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去除残留的毒液和细菌。不要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以免加快血液循环。⑤避免挤压伤口:不要用力挤压伤口,以免将更多毒液挤入体内。同时,避免在伤口上方进行冰敷或热敷,以免导致不适。⑥减轻毒液负荷,如随身携带茶杯,则可对伤口进行拔火罐处理。若没有茶杯,也可用嘴吸吮伤口排毒,但吸允者的口腔和嘴唇必须无破损,无牙病,否则有中毒的危险。⑦避免使用草药或其他偏方:被蛇咬伤后,不要使用草药或其他偏方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过敏反应。⑧寻求医疗帮助: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寻求医疗帮助。在等待救援时,尽量保持伤口静止,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快血液循环。
预防毒蛇咬伤的方法
①观察地面和周围环境:在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或在蛇的栖息地附近,要时刻留意地面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惊动毒蛇。②穿着适当的服装: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长袖长裤,并穿戴透气性好的鞋子,以避免毒蛇咬伤。同时,裤子的缝隙处应塞进袜子,以避免蛇从这里爬进去。③避免在夜间活动:毒蛇在夜间活动较为频繁,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尽量在白天进行,减少夜间活动的风险。④使用棍子或长杆:在走过高草丛或灌木丛时,应使用棍子或长杆等物品将前方的路线清理干净,以避免惊动毒蛇。⑤在野外露营时:应将帐篷搭建在较为开阔的场地内,并确保食物尽量不要留在帐篷内,以避免吸引毒蛇。⑥学习毒蛇知识:了解和学习毒蛇的习性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预防毒蛇咬伤。例如,毒蛇通常会通过攻击来保护自己,遇到威胁时会主动攻击等。⑦遇到蛇时:在遇到蛇时,应保持冷静,不要试图接触或者捕捉它,以免引起它的攻击。同时,可以缓慢地离开现场,避免惊扰到蛇。
总之,预防毒蛇咬伤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和谨慎行动,如被蛇咬伤后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不要使用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