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阻肺疾病相关知识, 你都get到了吗?
2023-09-21 21:19:11
作者:盆发美
作者单位: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吸烟引起,还可以由空气中的有害粒子或气体以及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污染物引起。以慢阻肺疾病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但它无法完全愈合,对患者引起重大影响。

一、分类

慢阻肺疾病通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以及两者的混合型。患者常常出现气道狭窄、气流受限、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严重的病例会导致呼吸困难、活动耐受力下降和功能障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持续咳嗽和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呼吸道黏膜、粘液腺和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呼吸道的狭窄和阻塞。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等症状。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展过程中,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逐渐导致气流受限。

肺气肿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疾病。肺气肿的主要特征是气道壁的破坏和肺弹性纤维的破坏。这些变化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使得患者难以从肺部将空气排出体外,导致气体滞留在肺部。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时。肺气肿还会影响肺的弹性,使得肺组织变得扩张,气体交换功能下降,影响身体健康。

慢支炎和肺气肿通常同时出现,并且彼此之间的症状和影响相互叠加。患者既有气道炎症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也有肺组织破坏引起的肺气肿的症状。尽管两种疾病有不同的病理过程,但二者的治疗和预防原则基本相同。

二、如何预防和治疗以慢阻肺疾病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避免吸烟。吸烟是导致以慢阻肺疾病的主要原因,吸烟者的患病风险远高于非吸烟者。戒烟对于预防以慢阻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接触空气中的有害粒子和气体,如工业废气、灰尘和化学物质等。良好的室内和室外空气质量对预防以慢阻肺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慢阻肺病(COPD)患者来说,小小的感冒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预防感冒是非常重要的。在秋冬交替之际,社区医院提供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接种服务,这些疫苗对于COPD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必要时,还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可能引发更严重并发症的带状疱疹。流感疫苗是一种季节性的疫苗,主要针对当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进行预防。对于COPD患者来说,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他们感染流感病毒及并发症的风险。因为COPD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已经受损,如果感染了流感病毒,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大大减少这类感染的风险。肺炎疫苗也非常重要,它可以预防严重的肺炎疾病,主要通过预防常见的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肺炎疫苗对于COPD患者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的呼吸系统已经受损,易受感染。肺炎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并减少COPD患者罹患肺炎的风险。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也可能发生在COPD患者身上。COPD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较弱,如果感染了带状疱疹,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痛。带状疱疹疫苗可以帮助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并减轻疾病的症状。除了接种疫苗外,慢阻肺患者还应注意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大部分的感冒病毒和其他病原体通过手部传播,因此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应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确保彻底清洁。避免用未洗手的手触摸自己的鼻腔和口唇,因为这是感染病毒的途径。

对于已经患有以慢阻肺疾病的患者,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治疗包括使用吸入药物、物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多种方法。吸入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在缓解症状、减轻气流受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物理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和肺康复等,能够增强肺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行为疗法主要包括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调整心态,减少焦虑和抑郁。

除了药物和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自身的健康状况。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增强肺部和心脏的功能。合理饮食,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室内外空气污染。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预防以慢阻肺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吸烟,同时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粒子和气体。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疾病的患者,科学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通过综合治疗和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