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老年人骨折,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应该如何护理?
2023-09-12 21:50:56
作者:陈攀越
作者单位:玉林市博白县双旺镇卫生院

老年人是极易发生骨折的群体,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发生骨折。临床上,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内固定和外固定手术、药物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手法。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骨折手术治疗,不仅风险较大,恢复周期也比较长,护理工作必不可少。那么,老年人骨折,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应该如何护理呢?以下这些科普知识,一定不能错过,一起来看!

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内固定手术:选择合适的部分将皮肤切开,然后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物有接骨板、加压钢板、螺丝钉、带锁髓内鞘等。外固定手术:对于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感染等不能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需采用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常用外固定器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支具、持续牵引、骨外固定器等。

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早期并发症具体包括休克、重要内脏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症等。晚期并发症具体包括褥疮、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感染、损伤性骨化、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损伤性关节炎等。骨折患者出现晚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长期卧床、损伤过重、功能锻炼不足、骨折畸形愈合、血液循环供应障碍等,极大影响和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进程。

老年人骨折,在手术前应该如何护理?

1.健康宣教。受生活阅历、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患者对骨折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同,需向患者介绍骨折的一些知识,帮助患者尽快地适应环境,达到心理健康与功能康复相协调的目的。

2.监测患者病情。术前需密切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肿胀情况、肢端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必要情况下,适时使用镇痛剂。

3.综合评估。协助患者做全身检查,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心脏、肝脏、肾脏、凝血时间检测、血糖检测、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心电图和胸片等,以降低老年人骨折患者因身体耐受力较差而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依据医生的安排,做好术前工作,如备血、护具等。

老年人骨折,在手术后应该如何护理?

1.病情监测。手术治疗之后的患者需细心检测伤口的情况,是否出现流脓、红肿等情况,定时换药,以免出现感染,观察骨折部分情况,术后康复期,需注意外固定物的松紧情况,可每天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果骨折部位远端出现肿胀、皮肤发紫等情况,则可能存在骨折部位由于固定较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需及时做出正确处理。

2.适当抬高患肢。抬高患肢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消除肿胀、水疱和血疱的症状,对于术后肿胀严重的患者,还可采用冰敷、理疗等方法。

3.构建均衡饮食。患者需避免使用辛辣、生冷、难消化等食物摄入,遵循高营养、清淡的饮食原则,多食用瘦肉、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促进机体组织生长、加快机体修复;摄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身体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可摄入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虾皮、豆制品、牛奶等,补充身体钙元素,加快骨折康复的进程。

4.适时开展功能锻炼。适当的活动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还能促进患者骨折康复进程,但需注意的是,患者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在不同时期开展不同的功能锻炼。比如,在术后1至2周,患者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肿胀,以肌肉放松、舒缓活动为主,在患者疼痛感减轻之后,可缓慢活动骨折的上下关节。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需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不熬夜,同时确保睡眠质量,积极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在变换姿势时,要缓慢进行,格外小心,避免二次损伤。与此同时,还需做好卫生清洁,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上用品,定期晾晒被褥,能极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6.疏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骨折的恢复时间比较长,许多患者可能产生焦急、压抑等不良情绪,家属需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疏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心态,还可帮助患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追剧、听歌、看书等,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能稳定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康复配合

程度。

总而言之,老年人骨折患者的护理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不仅要做好术前护理,进行健康宣教、病情监测和身体评估,还需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监测伤口及身体情况,构建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适时开展功能锻炼,疏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以此加快患者病情缓解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