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复护理
1.康复护理的概念
所谓康复护理,主要是实施早期康复的主要组成部分,围绕全面康复的目的,配合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治疗工作。除了一般基础性的护理内容、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外,还要让患者接受相关的专业护理以及必要性的功能训练,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保障患者能最大程度上达到康复。
2.康复护理的目的
①防止患者身体因疾病等因素和制动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同时也能促进患者实现功能性恢复;②康复护理还能防止患者因疾病或是病室环境造成痔疮、肺炎等合并症;③还能保持患者各系统器官以及代谢的功能水平,以此维持患者整体的健康生活。
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下肢骨折的患者因长期需要卧床,往往会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变形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可参考以下几点:
1.阶段一
为预防患者小腿肌肉出现挛缩,患者家属可让患者做脚趾与脚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等的练习。例如让患者仰卧坐在床上,让其足尖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即让患者的脚尖用力向上勾,一直到最大限度后,持续3-5秒。当患者的脚部与背身相对,即足尖用力向下垂到最大限度时,也可持续3-5秒,每天练习4次左右,每次10下即可。
2.阶段二
在这个阶段,患者依旧可以保持仰卧位,将下肢伸直放平在床上,同时在患者的膝关节下放置一个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尽可能最大程度绷紧患者自身肌肉,并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大概10秒,再放松几秒,以此重复20次左右,患者每天做3组左右即可。这个方法不用过度活动患者关节,对于下肢骨折患者而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康复护理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做康复护理方式的过程中,禁止做抬举动作。
3.阶段三
患者还应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的情况下,做好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的活动。在这过程中患者依旧保持仰卧位,同时脚后跟在床上向臀部慢慢滑动后收回,再缓慢伸直,每天3次左右,每次10下即可。
4.阶段四
阶段四通常在手术后的三周内,可让患者做一些膝关节强化的康复护理措施,例如让患者坐在床边、将小腿向下垂着,再通过双脚踩地或是脚蹬地的方式,练习如何使用双臂撑起自己上身或是达到抬起臀部的效果。
5.阶段五
阶段五大多是在手术后的一个月左右,患者在下肢骨折恢复期进行坐位与站位之间进行活动练习,以此方便患者锻炼脚部肌肉,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达到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骨折的稳定性。
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①医护人员应提前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说明康复锻炼的意义及锻炼方法,使得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充分认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同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锻炼之中。②患者所有的康复护理活动都应在医院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这过程中也应循序渐进,不能强行加大患者的锻炼力度。③患者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干扰到下肢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患者骨折愈合的相关
动作。
综上所述,患者家属应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到康复护理之中,在这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多听医护人员的建议与意见,结合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保证患者日常生活的营养摄入,缩短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