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类疾病是妇女常见病,而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检查方法为X线摄影(钼靶)。乳腺癌有钙化和肿块两个基本特征,而乳腺钼靶摄影的最大优势便是能显示出钙化,在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做乳腺钼靶检查的报告中往往有钙化灶的描述字眼,报告中的钙化有何意义?接下来就简要谈一谈。
乳腺钙化是怎样形成的
钼靶检查报告出现钙化灶会让患者很紧张,但实际上钙化灶是钙沉积在乳腺特定组织而形成的,质地类似石子或沙粒,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患者病变中的细胞变性或细胞坏死后就会出现钙盐沉积,肿瘤细胞和乳腺细胞旁分泌等因素也会造成钙化的沉积。此外,乳腺钙化的发生与局部组织的炎性损伤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良恶性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良性钙化的特点
良性的钙化要比恶性钙化粗大,边缘光滑,比较容易观察。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皮肤钙化(皮脂腺钙化多位环形钙化,中央透亮)会伴随乳腺增厚、弹性差等症状。
血管钙化(多为双轨样钙化),钙化表现常不连续。
粗糙或爆米花样钙化,症状为纤维腺瘤,散状分布的钙化无论是粗钙化还是微钙化均为良性钙化。
粗棒状钙化,临床表现为分泌性病变。散状圆形和点状钙化,若局部有多个细小的钙化灶聚集成簇,则提示可能有小的乳腺癌病灶存在。环形或蛋壳样钙化,表由于脂肪坏死病变,将脂肪包裹在囊肿中。
中空状钙化(可从1mm到1cm甚至更大,常见于脂肪坏死、导管内钙化,也可见于纤维腺瘤)。
弥漫性分布的微钙化若无局部成簇、双侧性弥漫分布的点样和多形性钙化,对身体最显著的影响是导致腺体增生、变硬、变大,弥漫性分布的微钙化若无局部成簇,则为良性改变。
恶性钙化的特点
如果在乳腺X线摄影(钼靶)发现节段性和成簇分布的短棒状、分枝状微钙化需考虑恶性钙化的可能,其恶性风险在90%以上,大概率为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导管癌。
具体钙化表现如下:可疑钙化的表现为不定型分散、粗糙不均质钙化。重度恶性钙化的表现为多形性、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铸形)钙化。段样分布的恶性钙化,病变来源于一个导管及其分支,也可能发生在一叶或一个段叶上的多灶性癌。
乳腺钙化应该怎样治疗
药物治疗
当诊断结果显示钙化,则根据乳腺钼靶钙化灶的等级进行判断,采用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或手术。如果医生出具的结果是1~3级,说明是良性钙化,5~6级,则是恶性钙化。对于良性的钙化,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控制,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恢复;当患者被确诊为恶性钙化,病情严重者需要进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
活检复查
在患者乳腺X线摄影(钼靶)报告中发现的乳腺钙化,有很大一部分是触诊阴性。目前,针对乳腺触诊阴性的病理结果,临床处理原则是:在影像学定位下做乳腺病灶活检,取出病理标本做病理学检查。当获得病理学诊断结果后,医生根据此判断结果进行处理,判断可疑钙化灶等是否被切除。总之,钙化在乳腺X线摄影(钼靶)里是很常见的,有问题的恶性钙化非常少见,可疑的钙化需要医师进一步处理。乳腺X线摄影(钼靶)的报告结果代表影像学医生对病灶的主观认识,限于癌症疾病病灶的复杂多样性,确诊也需要多方面的结果确认,需要达到结果与主观的客观统一性。所以当患者拿到检查结果的时候,不要过度担忧,一定要到妇科疾病门诊再次咨询医生,疾病不仅要结合影像学资料,还要经过身体检查、家族病史、手术治疗史等的分析才能得到最准确的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