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报告
2023-09-26 09:22:49
作者:蓝祥悦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在妊娠期,对孕妇和胎儿展开一系列的临床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病变导致的高危妊娠,从而可以尽早地发现并预防合并症(孕妇原有疾病)和并发症(怀孕后发生的疾病)。对高危妊娠进行有计划的孕期监测,可对其进行早期纠正,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肝炎病毒的检查

1.甲肝病毒

丙肝病毒(HAV)是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以亚临床或者隐蔽的方式出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出现急性的甲肝。以粪-口途径为主,以急性黄疸为主,无慢性化病史,预后良好,能产生持续免疫,但很少有患者能长时间带毒。HAV分为IgM和IgC两种类型,在临床上,HAV-IgM是最重要的一种,如果HAV-IgM出现了阳性,说明孕妇最近有过一次感染。一般情况下,患者开始出现潜伏时间为30天,2-3星期后,患者的血样及排泄物中出现特异性的IgG,感染能力也随之减弱。

2.乙肝病毒

乙肝(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常经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染,易引起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以HBV标记的免疫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标准。HBV的抗原可分为三类: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因为HBsAg在血液中的浓度比较高,所以它是HBV感染的重要指标,而且它很容易形成具有保护性的抗-HBs中和抗体,这种抗体就是HBsAg免疫成功的指标;由于HBcAg表面被HBsAg所覆盖,所以血循环中很难检测到,它能引起强烈的体液、细胞等免疫反应,从而激发人体对HBc的抗体,如果抗体呈高水平,说明该病毒是有传染性的,而如果抗体呈低水平,说明已有HBc感染史;HBeAg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持续时间超过10个星期,就会变成慢性,当HBeAg变成阴性后,就会出现抗-HBe,这种抗体是一个预后很好的指标。

3.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HCV)可导致急性、慢性乙肝,并可出现抗体,(PCR)检验抗体阳性与否可作为HCV感染的一个指标,而HCV-RNA则是HCV感染的一个主要依据。在检验过程中,如果HCV-RNAs呈阳性则为HCV感染;HCV-RNA的产生时间比抗体HCV的产生时间要早,所以可以进行早期的检测。还可以用HCV-RNA来评估患者的预后及疗效。

4.戊肝病毒

戊肝病毒(EV)是一种由粪便-口腔传播并引起重度肝炎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时间一般在2到9周之间,并且在怀孕的妇女当中有很高的发生率,特别是在怀孕的六到九个月之间。HIV感染的症状有两种,分为显性和阴性,一旦出现感染的情况,就会导致流产,甚至是死胎。HEV的感染者一般在6个星期内就会自动痊愈,一旦痊愈就可以终生对其免疫。目前HEV诊断主要依靠孕期特异性的血清病原(HEV)诊断,而HEV抗体(IgG)是目前HEV诊断的惟一指标,但HEV在妊娠前期及恢复期的血清病原抗体水平都很高,很难准确判断出HEV的发病时间。

HIV检查

HIV病毒会对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系统进行攻击,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孕妇在孕期HIV病毒抗体呈阳性时,其所携带的病毒会传染到胎儿,约有20%的概率会传染给新生儿,因此,孕妇在孕期HIV病毒的监测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刚被感染的时候,一般4个星期左右会有一些自愈性的表现,比如高热和淋巴结节肿胀,4个星期以后就会进入到一个没有症状的感染期。孕妇在感染后的头两个星期是不能进行检测的,只有在6-8个星期之后,才能进行HIV抗体的检测。经孕期检测的抗体检测只能用于筛选,需经WB等一系列检测,方可确定是否感染HIV。

梅毒检查

梅毒是一种可以侵袭全身多个脏器的慢性性病。一般会出现流产、早产、死胎等情况,也有可能是出生有先天梅毒的婴儿。一般情况下,在产前检查的免疫检验中,可以做梅毒血清病原学检查,也可以做一些诊断,主要是用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及非梅毒血清试验来诊断。在非特异性免疫检测方面,目前仍以TRUST及RPR为主。TPPA是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一种方法。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可以在早期诊断出有没有感染到胎儿,因为IgM抗体的分子量比较大,所以母源IgM抗体无法穿过胎盘,所以TP-IgM阳性就说明孩子已经被感染。

总之,通过产前诊断的免疫检验项目,可以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全面的检测,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对高危妊娠进行及时的矫正,避免出现延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生育质量,因此,它在临床上是非常有价值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