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从死亡到治愈:肺结核的救赎之路
2023-09-19 21:14:54
作者:王静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2年2月23日,小李正式结束培训成为某公司的正式员工,于2022年2月25日进行入职体检检查,就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2月26日的体检报告出了问题,发现其胸透上右上肺有阴影,疑似肺结核,后来到治疗肺结核定点医院给专科医生看后确诊为肺结核,这对满心欢喜即将要入职的小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就这样,小李为了治病,放弃了刚找好的工作。起初,小李仍然不敢相信诊断,认为是搞错了,对自己陷入无尽的怀疑中,后来,在深入了解了肺结核之后,又重获生活的希望,能够坦然面对肺结核了,同时,踏上了治疗的路途;目前,经过坚持治疗、用药,小李的病情基本得以控制,能够进行正常生活啦。小李的案例可谓是“从巅峰走向落寞,又从落寞走向希望”。在早年间,肺结核就像是恶魔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一谈起肺结核,每个人都会面露苦涩,同时,该病治疗难度较大,极大可能性的会出现病死情况,治愈率极低。随着如今对肺结核的研究深入,该病相关药物也逐渐涌现,对于该病的治疗又出现多种方案,现存活率大大提升,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信,勇敢面对肺结核,积极进行治疗,抵抗疾病。这不禁要问了,这肺结核到底是“何方神圣”,如果确诊,我们该如何治疗呢?现在就来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肺结核到底是个什么疾病?

肺结核,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肺部造成的感染,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以及皮肤传播等,后两种传播方式较罕见。若是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情会有所好转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仍需要做好相关预防、治疗措施。

怎么才能被确诊为肺结核呢?

如果你有咳嗽、咳痰两周及以上,或者痰中带血、存在发热、乏力、盗汗以及食欲减轻、体重减轻的情况,很不幸,你可能患有肺结核,同时,对于女性而言,可能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记住哦,上述的症状仅是帮助你判断疾病的,并不能够确诊哦,要想明确诊断,则还需要去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液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主要是判断你病变的位置、范围等,主要有X线胸部检查以及CT检查,其能够判断早期肺结核情况(X线胸片显示右上肺尖后段、右下肺背段出现病灶,部分患者有胸水出现;CT检查显示有空洞、钙化形成);对于病原学检查主要是确认你的病原菌类型,而后予以针对性指导,主要会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阴性或阳性)和痰结核菌检查(有抗酸杆菌出现);血液检查,常提示病灶进展,可作为判断疗效的参考;另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主要是了解您气管、支气管的病情状况。经过上述检查,即可有效判断你的病情啦。

如果被确诊为肺结核,我们该怎么做呢?

(1)治疗上。“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是该病治疗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医治,则有效控制病情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能够有效清除结核分枝杆菌,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减少复发的作用。药物治疗是该病重要治疗方案,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以及吡嗪酰胺等,面对不同严重程度的肺结核,治疗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具体如下:对于初治肺结核患者而言,治疗周期为6个月,包括强化期2个月(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巩固期4个月(异烟肼、利福平),每天一次;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而言,治疗周期为9个月,主要包括强化期3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巩固期6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与乙胺丁醇),每天一次;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来说,可联合使用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

(2)护理上。定期、规律服药;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治疗,避免情绪激动;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以及定期进行复查;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可履行少食多餐原则,在两餐之间可饮用营养饮品,多补充营养;规律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散步、慢跑等活动;改善居住环境,避免群住,并保持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营造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

所以,在我们被确诊为肺结核的时候,也请不要担心与害怕,遵从医护人员的安排,做好相应的准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治疗,即可有效促进我们疾病的恢复,从而可正常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