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泪道阻塞的病因和症状
1.病因:泪道就好比我们的下水道一样,从上往下流,眼泪从眼睛组织分泌产生后,依次经过上下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最终流至鼻腔,此通道称为泪道。泪道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可以表现为眼泪汪汪。对宝宝来说,泪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鼻泪管末端的Hasner瓣开放不全或阻塞,包括骨性闭塞和膜性闭塞,其中膜性闭塞尤为常见。这层瓣就像一道门,由于这道门在产道的压力下未能自然打开,或者这道门太厚,发生粘连狭窄,导致眼水及分泌物堵塞,不能通过泪道引流出去,堆积起来,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后,久之则形成感染灶,导致以溢泪和脓性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泪囊炎症。当宝宝在安静状态下眼泪汪汪,经常有眼屎,皮肤湿疹等,需要警惕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2.症状:主要表现为婴儿出生后单眼或者双眼长期出现眼泪汪汪(溢泪),伴有或不伴有间歇性反复出现的黄白色或黄绿色眼屎(分泌物),眼睑皮肤湿疹(睑皮炎),但眼红不明显,可发展为慢性泪囊炎。当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并伴随眼角出现皮肤红肿包块时则需考虑发展为急性泪囊炎(鼻根部出现脓肿),儿童急性泪囊炎属于眼科急症,需及时处理!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时也可继发眼睑蜂窝织炎、泪囊瘘、甚至角膜感染、眶蜂窝织炎、颅内感染等,导致严重后果。
先天性泪道阻塞的诊断和治疗
1.诊断:当宝宝出现眼泪汪汪,经常有眼屎、眼睑皮肤湿疹时,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医生根据宝宝情况进行泪道冲洗,发现冲洗液从宝宝眼睛全部流出来,无吞咽动作,同时排除其他引起眼泪汪汪原因,如眼水分泌过多、泪点闭锁、角膜炎、结膜炎、睑内翻倒睫、异物刺激等情况,基本可以确诊,必要时才行泪道CT造影术检查。
2.治疗:①对症治疗。流泪明显的婴儿可以用消毒棉签擦拭眼周泪水,减少眼周皮肤湿疹的发生。出现持续黄色分泌物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一般低龄儿,托百士(妥布霉素滴眼液和眼膏)安全性高,白天使用托百士滴眼液,一天4次,每次1-2滴,滴入眼内,睡前用1次眼膏,挤1-2mm长度,拉开下眼睑涂入眼内(结膜囊),没有分泌物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②保守治疗。有一部分先天性泪道堵塞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4-6周泪道自然疏通,具有自愈性,所以在出生不超过6个月的婴儿,可以进行充分保守治疗,促进瓣膜开放。(1)泪囊按摩。对于6月龄内的宝宝,可以通过泪囊按摩的冲击力来促进 Hasner 瓣膜开放,同时排出泪囊中潴留的泪液及分泌物,减轻感染症状。(2)泪道冲洗。6月龄以后的患儿,如果保守治疗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泪道冲洗术,泪道冲洗可以冲洗干净泪囊以及泪道里的脓性分泌物,减轻感染。冲洗不通畅者,继续进行按摩,在冲洗后2周复诊,进行第二次泪道冲洗。沮道冲洗可以大部分治愈患儿的先天性泪道阻塞,冲洗时间很快,无痛苦,但需避免反复的泪道冲洗,可能造成泪道损伤,增加治疗的难度,急性感染期不可做泪道冲洗。③手术治疗。(1)泪道探通术。对于溢泪症状持续,结膜炎反复的患儿,6月龄以后可在局麻或者全麻下行首次泪道探通术,医生用泪道探通针,从泪小点进针,进入整个泪道,进行探通以及冲洗,2次探通之间至少间隔1个月。(2)泪道置管术。泪道探通无效的患儿,可选择泪道置管,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微创手术,不留疤痕,不影响外观,一般需要在泪道放置1个月左右才能起到最佳治疗效果。(3)鼻内镜下Hasner 瓣膜切开成形术(4)鼻内镜下行微创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囊按摩的方法
①清洁:按摩前父母修短指甲,避免划伤宝宝,消毒棉签擦拭眼周泪水及分泌物。②体位:抱起或坐着,不能平躺。③按压位置:食指按压内眼角尖部直对鼻梁位置,用指腹轻揉,像浪花一样连续一股一股的力量向下、向后按压冲击。④按压频率:每2小时1次,一天按摩4-6次,每次按压10-15下。⑤按摩时机:最好选择在流泪和流脓时,按摩时宝宝如果哭闹,可继续按摩。⑥按摩前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⑦以下情况停止按摩:a.餐后半小时内,防止呛咳。b.局部眼角红肿时。
泪道通畅的表现
经过治疗或者手术后,患儿眼泪汪汪、眼屎症状缓解,泪道冲洗无阻力,冲洗液体未见溢出眼睛,伴明显的吞咽动作,此时基本确定泪道通畅,阻塞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