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类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手卫生是供应室工作中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通过科学的手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本文将从手卫生的意义、手卫生方法、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用品四个方面,带你了解供应室如何做好手卫生控制院内感染。
手卫生的意义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关键的防线。手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的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据研究,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播,而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阻断这一传播途径。因此,手卫生对于供应室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手卫生方法
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洗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液的选择、搓洗时间、冲洗时间和干燥方法等。在洗手前,工作人员需要先摘掉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使用洗手液进行洗手。在搓洗时,需要使用流动水冲洗,并确保搓洗时间不少于20秒。在冲洗时,需要将手臂抬高,使水从指尖流向肘部,以确保彻底冲洗干净。最后,在干燥时,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手部。除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外,还需要注意手卫生的时机。在接触病人、处理污染物、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前,都需要进行手卫生。同时,在进入清洁区、无菌区等区域时,也需要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依从性
虽然手卫生对于控制院内感染至关重要,但是实际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对洗手的认识不足、工作繁忙、洗手设施不完善、洗手液过敏等问题。为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供应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培训和教育
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洗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制定手卫生规范
制定供应室手卫生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明确规定洗手的时机、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3.提供良好的洗手设施
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洗手设施,例如自动感应水龙头、消毒毛巾等。
4.定期监测和评估
定期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手部细菌数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以评估手卫生的效果和依从性。
5.加强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监督和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
手卫生用品
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手卫生用品,包括洗手液、消毒液、纸巾、毛巾等。这些用品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同时,这些用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也需要得到保障,以确保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供应室作为医院内重要的部门之一,对于控制院内感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手卫生是供应室工作中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通过科学的手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供应室需要加强对手卫生的重视和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效果,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