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尿毒症有毒
2023-09-05 12:06:52
作者:黄玉燕
作者单位:百色市人民医院
慢性肾脏病一定会发展为尿毒症

答案: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慢性肾脏病有很多 种,不同类型的肾脏病,其预后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 肾脏病,是否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是否能 做到长期随访和细致管理,对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临床数据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约有 2% 的患者会进入 终末期肾病阶段(尿毒症),需要通过透析或者肾移植 治疗维持生命。总的来说,得了慢性肾脏病,如果能积 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多 数患者最终并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①积极治疗蛋白尿:如有大量蛋白尿或肾病样蛋白 尿,可以服用大剂量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 或他克莫司)治疗;如蛋白尿超过 1.5 克 / 日,可以服 用雷公藤制剂(雷公藤多甙片,火把花根片或昆仙胶囊) 治疗;如尿蛋白在 1.0 克 / 日左右,可以服用沙坦类降 压药物和 / 或 SGLT2 抑制剂治疗。

②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是导致肾 脏损害的重要因素 , 因此 , 一定要长期把血糖控制在 理想水平。空腹血糖< 6.1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 < 8.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通过严格控制血糖 , 可大大减少肾脏病变的机会 , 同时 , 也可使大多数早期 糖尿病肾病 ( 微量白蛋白尿期 ) 得到逆转或延缓其病情 发展。在糖尿病肾病早期 , 可选用主要经胆道排泄的降 糖药物 , 如诺和龙、糖适平等 ; 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 , 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③积极控制高血压:如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血清 肌酐值正常或轻度升高,可服用沙坦类或 ACEI 类降压药 控制血压,该类药物既降压又可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 能;如血清肌酐值超过 200μmol/L,则服用钙离子拮抗 剂控制血压;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常需联合用药控制 血压,常用组合有沙坦类或 ACEI+ 钙离子拮抗剂,沙坦 类或 ACEI+ 利尿剂等。

④针对性的饮食控制:如肾功能正常,相对清淡饮 食即可;如有血尿 , 建议忌辣;如有高血压或浮肿,应 低盐饮食,每日 5 ~ 6g 食盐;如有肾功能减退,应严格 饮食控制:低盐低嘌呤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 + 复方酮酸 片治疗。如有条件 , 可以服用人工虫草 ( 如百令胶囊或金水宝 ) 保肾润肺,减少药物副作用。

⑤避免劳累,预防感染:注意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运动以不疲劳为宜,适量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劳累, 预防感染。 在有生之年如做好以上几点,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 患者不会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

难道得了肾脏病就不能吃豆制品

答案:慢性肾脏病人可以吃大豆蛋白,但肾功能减 退患者需根据情况而定。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保证充足热 量的基础上,蛋白质摄入应以优质蛋白为主。优质蛋白 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更高,其氨基酸结构与人体相似,易 被消化吸收,不易产生代谢废物给肾脏造成负担。牛奶、 鸡蛋、精肉等动物蛋白是优质蛋白,水果蔬菜和主食等 食物里所含的蛋白质是非优质蛋白。大豆蛋白也是一种 优质蛋白。它是一种特殊的高生物效价的植物蛋白,是 肉类的良好替代品。这在 2017 年发布的《慢性肾脏病患 者膳食指导》中有明确推荐。但是,可以吃不等于可以 放开吃,对于出现肾功能减退患者,具体摄入量需根据 肾功能情况以及医生建议决定。

尿毒症的尿有毒吗

答案:尿毒症患者的尿是没有毒的,尿毒症之所以 被称为尿毒症,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因肾单位受 损而出现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衰竭。肾功能减退 后不能正常的代谢病理产物而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 衡失调,引起各系统的损害,尿中不能正确代谢病理产 物而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尿毒症患者的尿是没有毒的, 而是因为毒素不能正常排泄,毒素进入到血液系统中引 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水、电解质因为肾脏不能 正常代谢导致浓缩、稀释的严重损害,出现等张尿以及 肾小球滤过减少,出现少尿,严重的可以出现无尿。电 解质方面,由于肾脏不能代谢尿中的钠、钾、镁、磷, 会出现高钠、高钾、高镁、高磷等情况,因而会出现一 系列并发症,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