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康复护理中的心理疏导技巧
2023-09-07 22:31:49
作者:张红梅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福利院

儿童的身体较为脆弱,情绪较为不稳定,因此在其生病后,不仅需要尽快接受治疗,还需要对其进行护理。儿童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在孩子出现神经及肢体损伤,生理与心理功能发生功能障碍的时候,护理人员不仅要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还需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成长。而康复护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就由笔者来为大家介绍康复护理中心理疏导的技巧吧!

儿童康复护理包括哪些内容?

①引导孩子多饮用温开水,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年龄小的婴儿,护理人员可以给予糊状辅食,并告知家长及时喂养母乳。喂食速度需要适中,确保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避免呛咳。

②及时为孩子更换衣物,告知家长帮助孩子勤洗澡,给予其柔软宽松的衣物,保持皮肤的清洁。

③孩子在活动时,护理人员应保证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有无障碍物,保护孩子,避免其出现跌倒的行为。

④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减少任何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①自卑:由于自身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容易偏向自卑,他们在正常儿童面前总是感到低人一截,担心他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做什么都不自信,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②孤僻:有些孩子与正常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他们常常无意识地将自己排除在正常的儿童之外,渐渐形成了独处的习惯,只愿与自己的同类伙伴交往。长此以往养成了封闭、孤独的性格,往往为人敏感、内向,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并且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

③负面情绪:部分孩子长期沉溺在负面情绪中,整日忧郁沮丧,丧失了直面挫折的勇气,这阻碍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进步。

④过度依赖:部分家长对于孩子过度溺爱,什么事为孩子安排好,从而使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度地依赖家长或他人。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①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聆听是心理疏导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环,如果孩子无理取闹、乱发脾气,一定不要打骂孩子,首先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要急于反驳和压制,并慢慢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康复护理的护理人员应该引导孩子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心里的真正想法,这样才可以使孩子的问题得到解决,让孩子的压力得到缓解。

②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是毫无掩饰的,这也是儿童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因此康复护理人员需要鼓励孩子在不影响其他人或事物的前提下,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情绪。

③正确教育:家长要反思孩子的心理障碍是否由家庭因素引起,而后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孩子生活得快乐自在,他的心理障碍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④建立信任‍:教育孩子是双向的事情,孩子的家长需要学会细腻地观察孩子所处的成长状态,建立信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家长,除了竭尽所能给予爱,付出爱,还可以用鼓励与温情的语言告诉他们,告知自身对孩子的爱意。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亲近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作为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开心。父母需要与孩子之间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这样可以使孩子可以放松地享受学校生活和社交生活。如果短期内无法建立信任关系,家长也不要气馁。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也非常重要。

⑤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时,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长可以通过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