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2023-09-07 22:32:35
作者:陈丽芬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腹泻、腹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为粘液脓血便。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肠外症状,如关节炎、口腔溃疡或眼部症状等。

内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不明,治疗方案主要以诱导和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促进黏膜的愈合,防止长期腹泻带来的并发症。

1.药物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要目标是减轻症状、缓解炎症,达到临床和内镜学的愈合,并维持长期的缓解。同时,药物治疗也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治疗选项。①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之一,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和硫糖铝。它们通过减轻炎症、减少黏膜损伤来改善症状。5-ASA可以口服或直肠给药,而硫糖铝主要通过直肠给药。②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用于维持长期的缓解。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这些药物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急性症状控制后用于长期维护治疗。③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特定免疫介质来减轻炎症的药物。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如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是常用的生物制剂。它们通常用于难以治疗的、重症或依赖激素治疗的患者。

3.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①药物副作用。各种药物都可能导致不同的副作用,包括免疫抑制、肝功能损害、感染风险等。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密切关注任何异常症状,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监测药物的安全性。②个体化治疗。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严重程度和药物反应进行个体化选择。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在一些情况下,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结肠穿孔或癌变。此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的常见指征包括结肠切除、造瘘术和全直肠切除。

2.手术风险与选择。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改善症状,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伤口愈合问题等。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决策。

3.手术后的管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康复过程,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饮食、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康复期可能会因手术方式和个体差异而异,但患者应坚持按照医嘱进行康复。

生活方式管理

1.饮食与营养。①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高纤维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可能刺激肠道,加重炎症和症状。患者应该避免或限制这些食物的摄入。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由于肠道吸收可能受损,患者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这通常需要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③多次少量的餐食。分食可以减轻肠道负担,减少症状的发生。患者可以考虑分为多次少量的餐食,而不是少量大餐。④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防止脱水和维持身体功能至关重要。患者应饮用足够的水,避免脱水引发症状恶化。

2.应激管理。①放松技巧。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应激,从而改善症状。②锻炼。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③寻求心理支持。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支持,如心理治疗或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处理情绪困扰和焦虑。

3.戒烟和限制酒精。吸烟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严重程度有关,因此,戒烟对于患者至关重要。此外,酒精的摄入也应受到限制,因为它可能会加重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肠道疾病,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位患者的病情都不同,因此治疗应个体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通过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轻炎症,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最终,患者需要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管理。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请及时咨询医生,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和支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