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常常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诊断工具,逐渐成为了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那么,超声是怎么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胆总管结石呢?
胆总管结石是位于胆总管内的急性或慢性结石性疾病,好发于胆总管下端。胆总管结石在消化系统中很常见,可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原发性结石主要是棕色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可能是由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继发性结石通常是黑色胆色素结石或胆固醇结石,是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排入胆总管导致的。
胆总管结石有哪些症状呢?
其一,剑突下或上腹绞痛。剑突下或上腹绞痛是胆总管结石最为典型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通常发作在右上腹部,有时可延伸至右肩部或背部。一般表现为剧烈、持续性绞痛,病人们常常会感到疼痛难忍。而且这种疼痛还与进食高脂食物或过度进食有关,因为不当的进食会刺激胆囊排空,进而引起结石的移动和胆道的痉挛。其二,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也是胆总管结石的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刺激和胆汁淤积导致胆囊壁的炎症,进而引起恶心和呕吐的发生。这种呕吐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使病人们更加痛苦不堪。有时,呕吐过程中能够排出带有胆汁的物质,这进一步证实了胆道积累胆汁所引起的问题。其三,发冷发热。发冷发热也是胆总管突出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在胆总管结石病人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结石阻塞胆总管后。当结石阻塞胆总管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胆汁内的细菌滋生,进而引发感染。这种感染会导致病人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同时,炎症反应也会使病人感觉寒冷,产生发冷的感觉。其四,伴随黄疸。黄疸是胆总管结石的又一重要临床表现。当结石导致胆总管完全或部分阻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十二指肠,黄疸就会发生。患者的皮肤和眼球会逐渐显现出黄色,这是因为胆红素无法被正常排出体外所致。黄疸的出现常常与剑突下或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以及发冷发热等症状同时发生,共同构成了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征。
超声如何诊断胆总管结石?
①检查方法。在进行超声检查前,病人需要空腹8~12h,腹部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因胆总管被肠道包绕,肠道气体可干扰超声的检查,所以超声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稍差,可以通过让患者改变体位的方法获取较理想的图像。
②观察胆总管结构。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胆总管结构的情况。首先,在进行超声检查诊断时,可以观察患者胆囊是否存在肿大的问题。其次,胆总管结石会阻塞胆汁的正常流动,导致胆总管扩张,利用超声检查,医生们评估是否存在胆总管扩张问题。这种无创的评估方式不仅能够准确地检测胆总管的狭窄情况,还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胆总管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基于这一评估结果,医生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③查看恒定强回声团。恒定的强回声团也是超声检查中常见的胆总管结石特征。当超声波与结石发生反射时,通常会形成一个强回声团,其具有高强度的回声信号。这种强回声团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明亮的区域,与周围的组织形成明显的对比。通过观察和测量这种强回声团的特征,为医生提供了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依据,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④观察胆总管壁。超声检查还有助于观察其他的总管结石表现。胆总管结石还可能导致胆总管壁的炎症反应,使其变厚。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到胆总管壁的增厚情况,这对于确定结石对胆管的刺激和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胆总管壁的观察,医生能够进一步判断结石所引起的病变程度,从而作出更全面的病情诊断和术前准备。
总而言之,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诊断工具,通过评估胆总管结构、观察胆总管内结石以及观察其他与结石相关的表现,能够有效的对胆总管结石进行诊断。无论是在诊断还是在治疗中,超声检查都为医生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检查在胆总管结石的应用将会愈发广泛,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