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合理选用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
2023-09-07 23:10:41
作者:吴强
作者单位:梧州市藤县人民医院

腹泻在小儿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位家长都会在孩子生长过程中经历这一情况。它可能是由感染、饮食问题、过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无论导致它的原因如何,对于儿童和家庭来说,腹泻都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然而,在面对小儿腹泻时,家长和照顾者常常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该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

一、小儿腹泻的类型

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在较短时间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液体或半液体状态的情况。腹泻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不同类型的小儿腹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和药物非常重要。①急性感染性腹泻:这是最常见的小儿腹泻类型之一,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特点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两周。儿童可能伴随发热、呕吐和腹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②长期或慢性腹泻: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被视为慢性或长期腹泻。这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消化问题、过敏、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慢性腹泻需要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儿科医生的关注。

二、治疗急性腹泻

治疗急性腹泻在小儿健康管理中具有关键意义。急性腹泻通常由感染性病原体引起,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旨在缓解症状、防止脱水,并帮助孩子尽快康复。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大量体液和电解质的丧失,因此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是确保孩子足够地饮水。口服补液溶液(ORS)是首选的水分补充方式,它包含了失去的电解质,如钠、钾和氯。ORS可在药店购买,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自行配制。要鼓励孩子多饮水,小而频繁的饮水有助于预防脱水。②饮食调整:在急性腹泻期间,孩子的胃肠道可能对某些食物敏感。建议暂时避免脂肪、油腻、高纤维、刺激性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辣椒、咖啡、碳酸饮料和巧克力。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鸡肉、香蕉和苹果酱,可能更容易接受。③观察症状:定期观察孩子的症状是治疗的关键。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如口干、少尿、眼眶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应立即就医。此外,如果腹泻伴随高热、呕吐、血便、尿频、抽搐或其他异常症状,也应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④贴心照料:在腹泻期间,孩子可能感到虚弱和不适,需要额外的关怀和照顾。确保他们休息充足,保持温暖,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此外,鼓励孩子继续饮食和水分摄入,即使食量较少也要坚持。

三、治疗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腹泻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或反复发作的情况。与急性腹泻不同,慢性腹泻可能由多种潜在原因引起,包括消化问题、过敏、免疫性疾病、感染和炎症性肠病等。①寻找潜在原因:首要任务是确定慢性腹泻的潜在原因。这通常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病史询问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大便检查、肠镜检查等。潜在原因可能包括食物不耐受、消化问题、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②饮食调整:根据慢性腹泻的原因,可能需要进行饮食调整。如果怀疑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可以尝试排除潜在的引起问题的食物,如乳制品、麦类、鸡蛋等。一些慢性腹泻患者可能受益于低纤维或低脂肪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③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治疗慢性腹泻。例如,抗生素可能用于治疗慢性感染性腹泻。抗炎药物可以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药物治疗需要由医生开具处方并监督使用,因为药物可能有副作用。

四、合理选用小儿腹泻的药物

①补充液体:对于急性腹泻,特别是由感染引起的腹泻,口服补液溶液(ORS)是首选的治疗方式。ORS中含有水、糖和电解质(如钠、钾、氯),可以帮助孩子防止脱水。ORS是一种非常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自行购买或配制。家长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确保孩子足够地饮用ORS。②抗生素:抗生素通常只在感染性腹泻的特定情况下使用,如细菌性腹泻。抗生素需要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且需要按照完整疗程使用,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中断。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③其他辅助药物: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其他药物,如止痛药或抗炎药,以减轻腹痛或炎症性疾病引起的腹泻症状。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因为它们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家庭生活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家庭生活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家庭生活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家庭生活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家庭生活报”或带有家庭生活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家庭生活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