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都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不良反应,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在实际治疗中大部分的化疗都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药,PICC置管能够有效避免化疗药物直接与血管之间发生接触,从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关于PICC的知识吧!
PICC是个啥?
1.PICC的定义。医学PICC一般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简称,是肿瘤科常见的一种输液手段。通常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利用超声引导,确定位置。然后通过贵要静脉穿刺,将末端导管定位于心脏大静脉,一般在上腔静脉的中下三分之一处。能够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造成损伤,方便在化疗期间进行输液,避免反复穿刺而引起感染,或者对血管造成损伤。2.PICC的作用。医学PICC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血管,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保护外周静脉血管,并且减少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从而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的概率。PICC置管的使用时间较长,管体为硅胶材质,具有弹性好、贴合性强、柔软度高、不易脱落等优势,留置时间可以高达一年。
居家如何护理?
1.日常护理。日常生活中应该多饮水,促使血液浓稠度减轻,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可以进行适当运动,适当有效的运动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身体免疫力,例如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慢跑、散步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避免置管手臂过度运动,特别是提重物、托举等动作。对于置管的位置不要随意自行调动,同时应该注意保护好PICC导管外露的接头,如不慎将导管部分拉出体外,严禁自行将导管送入,立即到医院请医生处理。2.加强观察。应该养成日常观察置管部位的良好习惯,注意观察穿刺部位以及周围的皮肤状态,是否存在泛红、肿胀、瘙痒、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倘若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避免自行处理。穿衣时应先穿置管侧手臂,再穿另一侧;脱衣时则相反。衣服袖口不宜过紧,避免穿脱衣时把导管带出。在睡觉休息时,应该注意不能长时间压迫置管一侧的肢体。可以根据上肢的粗细情况选择合适的绷带或者丝袜,从两端将其剪开,制作成一个简易的袜筒,在睡觉前将袜筒套在PICC置管外,避免熟睡后失误将置管带出。需要注意的是袜筒的松紧程度应该科学掌握,太紧会对局部造成压迫,太松则作用不佳。3.保证清洁。应该确保穿刺处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能私自将无菌透明贴膜拆下,其是用来固定导管和保护穿刺点的,贴膜可能出现卷边、脱落或贴膜因汗液而松动时,应及时到有资质的地方更换贴膜。正常情况下每隔一周应该去医院进行冲管、更换贴膜、更换辅料、更换输液接头以及其他基本护理,避免出现穿刺口感染。4.功能锻炼。为了避免置管一侧肢体僵硬、肌肉能力较弱,需要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做握持弹力球做握拳运动:用力手握弹力球,每握球8秒后松开8秒,连续握球40次为1组,每天做5组。训练时当患者感觉置管侧发生疼痛或酸胀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待症状缓解后继续行握拳运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做简单的家务,例如扫地、拖地等。
温馨小提示
1.合理处置。倘若透明贴膜进水或者有部分脱落时,不要紧张,应该缓慢将透明膜揭开,撕膜的方式应该从下往上,避免失误将置管完全扯出。倘若置管已经有很长一部分暴露在外面,则不能盲目强行插入,应该先将置管固定,并且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倘若发现PICC置管内存在渗血情况,应该及时检查置管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裂痕,并且向医护人员准确描述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2.牢记禁止。首先禁止运动的项目和范围应该牢记,患者严禁游泳、打球、提重物、托举重物等;其次夏天气温升高,易出汗,易导致感染。尽量少做剧烈的运动及重的体力劳动,太阳猛烈时减少室外活动,减少出汗。最后,应该选择合适的洗澡方式,可以采用淋浴的方式,不能进行盆浴、泡澡,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置管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或戴PICC导管防水护套,淋浴后检查敷料下有无进水情况,若有则需及时更换。
PICC置管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便捷,但是置管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患者在居家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牢记护理原则,掌握科学的护理方式,如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避免擅自处理。